第七百六十九章 朝鲜风云:以卵击石(第2/3页)

谁再代南蛮商人分卖鸦片,抄家,杀头!

供出将鸦片分卖到州郡的商人,要将他们一网打尽!

各家私存的鸦片都缴出来,领议政不为已甚,你们要在家里留多少,那是你们自己的事,但是每个人,根据官位和地位高低,缴纳若干鸦片上来。没有?你是两班啊,你去收缴中人和贱民手里的鸦片不就好了?这事我领议政会装作没看见。

各州郡清查封禁鸦片馆,一个不留!

李光佐讲完后,满堂陷入到一片可怕的沉寂中,许久之后,才有人惶惶道:“领议政,这样做,恐怕要天下大乱啊。”

李光佐非常愤怒:“天下已经大乱了!妖魔正在横行!”

那人还想说什么,却被旁人嘘了一声,再不敢说话。

李光佐觉得,他该是赢定了。

训令会结束,人们出了牧守府,纷纷回视府中,目光无比复杂。

之前堂上开口那人深深一叹:“他完了。”

朝鲜纪元,乾隆元年十一月六日,一千四百四十二箱鸦片堆在了顺天郡南面海岸,合计十二万斤。鸦片一箱箱倾倒入挖好的大坑里,坑中满盛桐油。李光佐举着火把,走到离大炕十来丈外的引火沟前,现场齐聚上万军民,屏息注视着李光佐手里的火把。

在这大炕前,还竖着一排木柱,柱子上插着上百颗人头,那都是在州郡贩卖鸦片的商人。

火把还没动,后方人群就起了小小骚动,那是一帮“琉球商人”,琉球虽已归英华,但朝鲜不愿跟英华接触,因此自琉球而来的华商,依旧自称琉球商人。

这些人在现场高声喊冤,他们不服朝鲜官府的处置,事前不公告禁令就直接收缴货物,这是严重违背商法的行为。对已习惯按商法办事的“琉球商人”来说,这种行为与抢劫无异,他们一定要讨个说法。

眼下一箱百斤鸦片要卖一千来两银子,李光佐要烧掉的近一百五十万两银子里,有他们“琉球商人”的二三十万两。

可他们毕竟是“琉球商人”,而不是英华商人,兵丁围住了他们,用棍棒一通猛揍,再拖了下去。如果不是考虑到他们的真实身份,李光佐早就砍了他们的脑袋,跟朝鲜商人一并插标了。

火把脱手,火线急速蔓延而去,远处大坑里,焰火轰然绽放,透过焰火,似乎海面都蒸腾起来。

李光佐注视着焰火,心说就是这么简单。

念头还没落下,焰火猛然再蹿升一截,接着天地在一股剧烈的轰鸣中崩塌,沙尘、火光、鸦片混在一起,升腾上数十丈的高空,再向四周喷洒而下。

在这股尘雨落地前,大坑边已经空无一人,全被爆炸的冲击波震飞了。

裹着火苗的鸦片碎屑劈劈啪啪地敲打着地面,远处的人群楞了片刻,才爆发出几乎能跟爆炸声媲美的惊呼,抱头四散奔逃。

这一天,顺天焚烟,不知是谁有大神通,在鸦片里混入了大量火药,搞出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爆炸。现场死者七十六,伤者数以百计,李光佐被人从沙砾杂屑里挖出来时,已口吐鲜血,面若金纸。

“回京城……马上……”

他抓着随从的衣襟,惊慌地喊着,不敢再在这里呆上半刻。

“没死吗?真是命大……”

十一月十日,釜山外海,一个船队正锚泊在海面。从庆尚道水师统制那里得知了“顺天烟变”,范四海在自己的商船上这么感慨着。

“他的禁烟令,得罪了全罗道绝大多数两班贵族,绝大多数商人,绝大多数州郡官员,还能活着脱身,已是福大命大了。”

范四海摇头叹息,不是叹李光佐命好,而是叹他太蠢,居然都没看清楚,眼下鸦片在朝鲜三道的利益格局。

范四海是货源,一级总代是三道水师和两班高门。两班高门又把货发给二级总代,也就是京湾商人。京湾商人分卖给州郡商人,这是三级总代。州郡商人再卖给多是两班中层贵族的地方官吏,或者是城乡的小商人,这算是四级代理。四代以下,各家烟馆就是经销商。

这一套渠道体系是英华商人早已熟得不能再熟的分销体制,在岭南和江南已积累下相当经验。范四海卖鸦片给一级总代时,就手把手地教导他们建起这么一个渠道网络。并辅导他们的掌柜进行渠道管理,帐目来往也全是英华商业那一套,流程科学,核算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