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泄密(第3/4页)

梁虎子无奈地道:“那也没办法,楚人在附近的牧守官吏逃的逃、死的死,楚人的统治在这片地区已经瘫痪,要及时有效地收集传递情报,就是楚军怕是也办不到,我们这些外人自然更难了。”

庆忌点点头道:“是啊,及时传递情报,收集有价值的情报,要有专门的情报收集人员和固定的情报归集、传递的站点,我们现在是根本办不到这一点的。不过,姬光的人同样办不到,所以说,在这一点上,敌我双方同样没有优势。”

他走回席上坐了,说道:“既是这样,同姬光对敌,我还是颇有信心的。现在我牵挂的,是吴国那边啊。”

他微微抬起头,目光似乎穿过了厅壁,看向远方虚无处:“消息传递,是个大问题。不能及时掌握烛庸王叔和孙武、英淘他们的动向,我们就不能与他们遥相呼应,互相配合。如今国内驻军虽然不多,却毕竟占了地利人和,好歹烛庸王叔在军中,多少在人心向背上还能挽回不少助力,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死死拖住姬光的大军,一旦烛庸王叔那边偷袭成功,夺取姑苏城,则我们的信使和夫差的信使必然同时往楚国传送消息,那时胜败的关键,就是我们与姬光的人马赛跑,看谁先赶回吴国了。”

说到这儿,他轻轻苦笑一声,喃喃道:“所以,即便烛庸王叔他们成功占领了姑苏城,也不代表我们就取得了胜利,而是看谁的信使先行赶到,谁先赶回吴国去。在这样迟钝的消息传递中,进行这样的远程配合作战,实是前所未有,很多时候,胜败只能靠天意了……”

※※※

姑苏城刚刚落成不久,城中百姓和富绅全是从全国各地迁来。做为姑苏城的核心所在,吴王宫更如一座城中之城,虽然不象中原国家的宫城那般雕梁画栋、金壁辉煌,却也极尽宏伟。

一匹骏马从宫城深处向外轻轻驰来,迎面是宫卫和寺人们扶着一辆辆车子向宫城深处而去。那车上满载的都是从楚国运来的金珠玉宝、绫罗绸缎、金银铜器,已经运到的财富,比吴王宫的财宝总和还多了三倍,目前装载着楚国财富的车辆、船只仍是络绎不绝。

见到马上的青年,那些宫卫和寺人忙不迭地停下向他施礼,那青年毫不在意,打马扬鞭,轻快地向前驰去。他身穿青色深衣,上饰山河龙凤等各色饰图,发挽如椎,发髻间横插一枝翠玉簪,面如冠玉,神清气爽,竟是一个极俊朗的年轻男子,策马轻驰时袍带下环珮叮当,端得是玉树临风。

这个人就是吴王阖闾之子,当今吴国太子夫差。

王宫里边按着从外到内的顺序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再往外走,虽然也有庭宇楼阁,但更多的却是花木繁盛,间或还有一畦畦果疏菜园。这个时代王宫里也有种植禾稻疏菜的地方,宫外更是如此,姑苏城里也有许多田地,一旦发生战事,只要城中有活水,困上三年五年也不愁吃用。

前边稻田旁出现一道桥,桥边站着二十余名卫士,一见夫差赶来,众人纷纷施礼,夫差将马鞭轻轻扬起,然后向前一指,驱马从他们身边驶过,众人忙随在后边。

战马缓缓跑动,驰上宫道,到了宫门前,士兵推开厚重的宫门,夫差径直出宫,后边二十余名卫士随之出去,身后的宫门轰然关上。前方左右有两座巨大的阙楼,夫差勒住马缰,扬首看看湛蓝的天空,一阵风来,风中隐约传来女子的歌声。

“新的一年开始了,而天下也开始大乱了”,夫差想:“齐晋联手南征,楚秦结盟反抗,天下诸侯纷纷加入两大阵营,一场大乱马上就要开始。而吴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吴国偏居东南一隅,北有大江天险,南方则是小小的越国,东临大海,至于西面,则是楚国。

楚国看似庞大,现在却被父王攻入郢都,齐晋一旦南下,秦楚联盟自顾不暇,根本管不了吴国之事。这场燃及天下的大火是很难烧到吴国的。吴国挟新胜楚国之威,又有楚国举国积累数百年的财富作为倚助,趁着天下纷争,努力壮大,待各国元气大伤之时,吴国已成东南一霸,欲争天下霸主,也不是没有机会。”

想到这里,夫差不禁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