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志在斩首(第4/6页)

杨凌不禁微微变色,这是鞑靼最精锐的部队,不是趁火打劫偷入边关洗劫的小部落,如果他们劫掠了财物立即返去那还罢了,如果这带队的将领不蠢,立即下令攻山,自己每人只携了一壶箭的士兵能够抵挡多久?

他扭头向远处望去,白雪茫茫,援兵还丝毫不见踪影,杨凌的心沉了一沉,脸色凝重起来。山下的将领是火筛部下索拉地,手下一个士卒呈上一把从死去明军手中缴获的弩弓和战场用处不大的短火铳,索拉地看了看那把与边军所用弓弩相比,制作精良许多的弓弩,又拿起少见的短火铳看了看,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他仰天大笑道:“天佑土默特蒙,这支明军,绝不是普通的边军,他们的首领一定是个大人物,伯颜大汗现在对郭勒津旗十分不满,各部落都在怀疑我们旗主的勇气,如果我们能够杀掉明军的大人物,火筛的威名将重振大漠草原。”

索拉地举起佩刀,大喝道:“勇士们,山上是明军的重要头领,杀了他,将比掳去万千牛羊更加荣耀,他们的援军很快就会赶到,为了部落的荣誉和生存,我们冲上去,杀掉他们!”

呼喝如雷,鞑子们鼓噪起来,大队人马在索拉地的命令下,亡命地向山上扑来,箭下如雨,鞑子也不断放箭回射,一时漫天箭雨,不断的有人惨呼倒地,两个百户紧张地催促士卒压制鞑子的进攻。

可是只有密集的箭雨可以阻止他们的进攻,然而壶中的利箭却用一枝少一枝,山坡上丢下一具具尸体的同时,明军的箭枝也已消耗殆尽,两名百户当机立断,立即对杨凌道:“大人,卑职率兵拦住他们,你赶快从另一侧下山,相信援兵也快到了。”

说完,两个百户拔刀出鞘,高声喝道:“兄弟们,冲下去,山坡上不利马战,不要让他们攻上山来!”说着率先向山坡上跑去。

天空中一只兀鹰盘旋着发出一声凄厉的鸣叫,短兵相接的肉搏开始了……

鞑子的目标在杨凌,依据索拉地的判断,这支装备着精致武器的数百官兵极力保护的这个年轻将领一定是明军的大人物,说不定就是旗主谈过的明朝皇帝,如果真的是他,那么自己就算全军都丧命于此,只要拉上他做陪葬,那又如何?

热血沸腾的索拉地组织了一个百人敢死队,不顾伤亡地冲过明军的阻拦,径直杀向杨凌。大内侍卫们也拔刀冲上了,随着战火的扩大,杨虎等人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迎了上去。

伍汉超惯用的宝剑被击断,捡了一把朴刀护着杨凌边战边退。山顶凸凹不平,黄土丘陵渗杂着岩石,被冲刷侵蚀出不少浅谷和坑洞,根本行不得马,只能步步后退。

越来越多的鞑子敢死队员注意到了杨凌的特殊身份,向他蜂拥过来。鞑子有上千人之外,攻山时死去两百余人,如今还有八百名精兵,山上一共不过四百人,尽管倚仗地利,仍被对方的箭雨射死射伤一百多人,尽管人人拼命,根本阻止不了他们对杨凌的靠近。

伍汉超和刘大棒槌也同鞑子大战起来,伍汉超急得额上淌汗,他一刀架开几个鞑子的兵器,回头大吼道:“大人,快退,马上走,属下照应不过来了!”说着飞身扑过去,单膀较力,另手持刀,瞪着通红的眼睛想挟住杨凌强行突出重围。

只是刚刚扑出几步,几名悍不畏死的鞑靼勇士就猛扑过来阻住去路,伍汉超单臂使着沉重的朴刀威力大减,只得松开杨凌,一声大吼,将几名鞑子劈开。

杨虎眼看战事不妙,一边同鞑子游斗,一边挨近了崔莺儿低声道:“情势不妙,鞑子志在姓杨的,咱们走,快,晚了无论是官兵得势还是鞑子取胜,都没咱们的好果子吃!”

崔莺儿冷哼一声道:“逃向那里?山顶骑不得马,且战且退吧,杨凌在这里,大同守军必定亡命赶来。”

她一记正手刀架开鞑子的托天叉,再顺势进步,一记反手刀斩断了他的手臂,一脚将他踢开,扭头看了杨虎一眼,急急道:“杨凌是钦差,代表着皇帝,代表着朝廷。他今日在数百官兵面前亲口说过只杀外寇不论官贼,就决不会失言,官兵来了怕什么?”

杨虎心中恚怒,可是此时实在不宜同妻子争吵,只得把怒火发泄在鞑子身上,刀法愈见凌厉,沉声大喝中断头残肢、势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