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镇羌战事(第5/6页)
伯颜呵呵一笑,搂住她的纤腰道:“卓尔,我担心的从来不是明廷,而是我下边的那些部落,打了胜仗,掳来牛羊和奴隶时,个个都笑遂颜开,如今打了败仗,每个酋长都在算计着自己的利益,有异心的何止是火筛一个?”
赛里木卓尔温柔地环住他的脖子,在他结实粗犷的脸颊上一吻,轻笑道:“别担心,我的王,在你这只雄鹰的俯视下,又有谁敢真的做出不驯的事来呢?”
伯颜大笑,一只大手已探进她的怀里,握住那一团丰盈的柔软,在她耳边说道:“说的对,所以……不管现在要损失多少人马、要有那些卑鄙的家伙在背后议论,我都要按照我的主意去做。”
年轻的皇后在他的抚弄下像一条垂死的鱼儿,无力地在他怀里挣扎着,娇喘吁吁地说不出话来。两个人已从大椅上一路滚到厚绒地毯上,衣带解开,衣衫一件件扔置在地上,很快的,一具古铜色的健硕身躯将一具柔婉香滑、白嫩如雪的胴体覆压在身上。
伯颜炙热的呼吸喷在她饱满高耸的胸膛上,他低头望着那柔腻丰盈的耸起,低声说道:“杀了正德,得到辽东、甘肃、青海,继而夺取整个天下,重回大都!我的皇后,陪着我,一路杀回去!”
嘤咛一声,两条丰满柔腻的大腿夹住了他的腰肢,伯颜在一声闷哼中狠狠地杀了下去……
※※※
长城上,杨一清笑吟吟地与杨凌、张永并肩而行,官兵们肃立在长城关隘之上,远远的不见尽头。硝烟尚未散尽,血腥气仍然清晰可闻,但是士兵们士气高昂,对于他们来说,能够打了胜仗、能够活着就是最开心的一件事了。
杨凌对杨一清道:“杨总制,皇上听说大军打了胜仗,甚是欣慰,先颁下圣旨令杨大人总制三边,又令本官亲自押运些物品来劳军,米面、肉菜、果蔬、鱼蛋、被服、防治冻伤、瘟疫时症、腹泻肚疼的一应药丸膏散、防寒取暖的油脂手套柴火石炭等物,我们都运了些来,现在就在关下,还请派人点收。”
张永也笑道:“还有赏赐三军的银两,抚恤伤残士卒的银子,所需多少,也请尽快拟出名册,请书记官核实后上报,皇上对此次大捷,和消耗鞑靼,让他们偷鸡不着的战策十分开心呢,对了,怎么不见苗公公?”
张永好兵,苗逵也好兵,这两人一个掌御马监、一个掌兵营,倒也性情相投,苗逵初战不利,戴罪立功,仍任三关监军,照理来说应该也在关上才对。
不料杨一清听了也是一怔,说道:“本官将已通过军驿将消息递上京去,想必以军驿的速度,皇上早该收到了,难道皇上没有通报两位钦差?”
张永和杨凌面面相觑,杨凌摇头道:“这个……想是路上耽搁了,我们还不曾接到京中邸报。”他说的有点儿心虚,皇帝就在军中,奏折进了京也只有三大学士才看得到,正德又是秘密,恐怕除非十万火急的大事,三大学士也不敢派人将奏折送来呈给皇帝,以免泄露了消息。
杨一清道:“哦,苗公公和总兵许泰一起……”他说到这儿忽地闭嘴,压低嗓门道:“等进了关楼再说,苗公公和许泰所执行的军务极其机密,不宜太多人知晓。”
杨凌会意地点点头,关口下扶助伤兵、清理战场的士卒仍在忙碌,杨凌又道:“杨总制,分化伯颜、火筛,消耗他们粮草的目的已达,近期应加紧攻势,将他们赶回去,眼看着再过个把月,春暖雪融,百姓也该耕种了,不可拖着他们在此耗战。”
杨一清颔首道:“杨钦差说的是,本官也正在考虑此事,不过暂时还要拖住他们几天,原因嘛,呵呵,亦与方才那件事有关,我看这几日消息也该传回来了。再拖下去我也吃不消呀。三关数百万人口,还有十余万大军,至于战马消耗的粮草更多,备军屯田如果因为战事拖延了,仅靠朝廷的辎重粮草,朝廷负担不起,军民也要饿肚子,这是大事。”
杨一清身为三关总制,不只要负责战事,有关军政、屯田事宜都要负责,官兵屯田每年可以就地解决大量口粮,其重要性不亚于作战。
杨一清说到这儿不由叹了口气,他是三关总制,手下的兵马由大同、太原、宣府各镇总兵构成,这些长期镇守边陲的骄兵悍将,哪是那么容易听话听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