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诡谲难明(第3/9页)
廖管事讲罢笑道:“法海和尚还曾留下偈语道:‘西湖水干,江湖不起,雷峰塔倒,白蛇出世。’这西湖水怎么会干呢?所以白蛇妖便也只能永远镇雷峰塔下受尽煎熬了。那位许宣被高僧搭救,从此洗心革面,行善积德,后来又娶妻生子,儿子还中了状元,也算积善人家了。”
敦料张符宝听了怒道:“那个许宣太无心肝,白蛇虽是妖精,和他却是两情两悦,又不曾害过他,他看不惯人家的行为,也该念夫妻之情让人家离开,怎么倒帮着恶和尚让妻子在雷峰塔下受苦,自己却停妻再娶还什么子孙满堂、享尽荣华富贵,这还有天理么?”
廖管事没想到讲个故事也要受她斥责,不禁张口结舌地怔在那儿。张天师见了笑骂道:“符宝,这不过是个传说故事,你计较些什么?”
杨凌被想到这时的白蛇传竟是这样一个版本,一时兴起,他便把自己所知的故事讲了出来。双蛇出世、断桥相遇、峨嵋盗草、水漫金山、法海遁逃的故事娓娓道来,比廖管事那个故事不知生动感人多少倍,不但张符玉听得津津有味儿,便是高文心也听入了神。
张符宝听到夫妻团圆,同升仙境的结局,喜笑颜开道:“这个故事才好听。”
她拿起只螃蟹得意洋洋地道:“那位青青姑娘拿了三昧真火烧法海,那可是我道家神技了,哈哈,法海被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就藏在这蟹壳中么?”
杨凌心中奇怪:莫非这时的人还不曾发觉那蟹壳中像个和尚般的纹路?他忙拿起只蟹来,剥开蟹胃果然找到一个形似打坐和尚的痕迹,形神兼备,惟妙惟俏。
杨凌笑递给张符宝道:“你看看,那法海在蟹身上藏得久了,就如达摩面壁九年,留下了这个影子,你瞧瞧是不是个和尚?”
张符宝接过来就着灯光一看,不禁惊喜地叫起来:“果然有和尚,果然有和尚,哥哥,原来这不是故事,以前一定真的有这桩事儿。”
张天师、廖管事、高文心都惊讶异常地各自打开个螃蟹观看,瞧的啧啧称奇,廖管事已喜滋滋道:“世上竟有这般奇事,这蟹中竟有一个和尚,怎么原来就没人注意呢?哈哈,真是有趣,小的是杭州人,都不曾听过这事儿,回去将此事说与人听,必定轰传一时。”
杨凌听得一怔,这故事不知经过几代人充实完善,又穿凿附会些古迹奇闻才成了后世那个版本,自己一时口快说出,它倒要提前面世了。
高文心也从未听说过这个故事,一时也陶醉在白蛇许仙的爱情故事当中,她感慨一番,借着灯影的掩饰,悄悄地看着杨凌英俊潇洒的模样,心中只是想:“白蛇感念樵夫救命之恩,敢于化身为人嫁他为妻,我……我是奴婢身份,却连个妖精也不如,如果算也只能算是那个青蛇婢子,为人作嫁,忙来忙去,仍是成不了正果。”
高文心想到这儿,暗暗啐了自己一口:“啐!你在乱想些什么,人家青蛇可不曾打过她家相公的主意呀。”
她瞧没人注意她神色,心中不禁又瑕想道:“那青蛇无怨无悔如此付出,真的只是出于姐妹情意?她……她有没有喜欢过那位许仙公子?如果她对许仙表白情意,小姐又和她情同手足,许仙会不会……会不会娶她进门儿?”
……
夜深了,风大了,水面激起白色的浪花儿,一波一波地拍打着小小的渔船,高文心的思绪也象那波浪中的小船儿一般荡漾起来。
月华如练,轻涛拍岸,秋风徐来,眼波朦胧。心儿,无酒也醉。
※※※
迎接钦差的官驾在码头上早已等候多时。太阳还未落山,粮茶道镇守太监莫清河、苏杭织造兼掌御用龙衣镇守太监李大祥、水陆关税镇守太监袁雄站在人群最前边。
杨凌身为内厂厂督,南巡税赋征收之事,与三司并无太大干系,但目前杨凌的身份实在非同小可,是以浙江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也赶来相迎,杭州知府杨孟瑛身为地主反被挤到了一边。
由于信使嘴快,把张天师搭乘杨大人的官船同来杭州的消息给传了出去,本地几大道观的道长们也兴高采烈来到码头上迎候祖师爷,和一班当地士绅名流拥挤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