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弘治大行(第3/4页)
张皇后被他说的心乱如麻,想想这个亲儿子确实从小就和自己不亲近,尤其后来听信谣言怀疑自己不是他的亲娘,感情更是疏远,心中悲苦不已,也不禁珠泪滚滚,伤心道:“是我张家的福禄尽了么?我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对我却无一点仁孝之心,如果他真的想要整治张家,本宫又能如何呢?”
张延龄眼珠转了转,一拍脑门道:“妹子,咱张家凭什么发达?联姻呐,你嫁给了皇上,咱张家才有了这等荣华富贵,想要和下一个皇帝亲近,咱还得联姻。”
皇后怔了怔,疑道:“和太子联姻?太后还在呢,挑选皇后的事情可由不得我做主呀。”
张延龄道:“妹子误会了,哥哥说的联姻不是和太子联姻,而是和太子最宠信的大臣联姻。”
皇后怔怔地道:“和谁?刘健?李东阳?还是……哪位大学士的孙子年龄合适?”
张延龄一撇嘴,不屑地道:“太子不待见我,对他们也烦着呐,和他们联姻有什么用?方才太子追杀哥哥,我本想去劝,太子回手一剑,险些刺我个透心凉,听哥哥说话,那杨凌三言两语就能劝走太子,还不是太子跟着的宠臣么?妹妹你对他有救命之恩,把他拢络来更是方便得很。”
张皇后听了玉面一寒,拂袖道:“岂有此理,杨凌已有妻室,堂堂公主,岂能与人作妾?就算是做平妻,公主也没有与人分享夫君的道理,简直是皇家的笑话?”
张延龄连忙指着自己的鼻子道:“是我,是我,谁说要嫁公主了?咱一家人不说见外的话,这大明的驸马爷那叫一个憋屈,有点出息的谁愿意做呀?他现在官威正盛,妹妹肯把公主嫁他,他还未必肯呢,我说的是我的女儿。”
张皇后奇道:“什么?你的女儿?那你嫁便是了,又何必来问我?不过……你的女儿好歹也是侯府千金,难道嫁与他不嫌人笑话么?”
张延龄笑道:“我那女儿是个妾生的,没什么打紧,不过我这侯爷的面子还是要留的。要不说出去不好听,若是说皇后娘娘赐婚,那便是一桩美谈了,懿旨之下,谁也不能说三道四,他也得以平妻相待,既显出皇后对杨凌的信任,又全了咱家的体面,岂不两全其美?”
张鹤龄狐疑地望着这个一向缺根筋的弟弟,总觉得这个法子有点儿戏,拉拢新帝身边的宠臣,当然是自保的好办法,而且看方才他低语几句,太子就应声而去,除了弘治帝,能这么摆布太子的好像还真没几个,可是……塞给人家一个女儿便能让他为张家卖命么?和亲的把戏玩了上千年了,还有几个肯信的呐?
张皇后怏怏不乐地道:“罢了,我的儿子要做皇帝,反要骇得两个哥哥嫁女儿去讨他的宠臣欢心,本宫真是心灰意冷了。你愿意折腾,我也懒得管你,只是这么有损颜面的事我可不替你出面,你想谈便自己去,他若允了本宫出面赐婚便是了,只是……那杨凌爱妻至深,为了她连圣旨都拒辞了呢,你的女儿又不是国色天香,这事……”
张延龄笑道:“皇后妹子放心,杨凌虽对妻子重情,可也年少好色,我听说他已纳了几房美妾呢,我的女儿虽非国色,可模样也俊俏的很,你既允了那就好办了,我寻机会去和他说说,毕定马到成功。”
张鹤龄暗暗摇头,怅然想道:“瞧这模样,原来的如意算盘全都要落空了,连皇后都对太子一点把握都没有,还有谁能让他有所忌惮呢?要保住张家这份基业,靠这个没脑子的弟弟可不行,还有哪棵大树能攀附呢?或许……”
※※※
京营是一支很奇怪的队伍,一直认来都说强军必定军纪严明,而京军却是个怪胎,他们装备比边军好,战力比边军弱,然而军纪严明又胜于边军。
杨凌将神机营三司兵马布防于宫内各道关隘,每日巡防各道宫禁城门,不敢稍有懈怠,生怕这些官兵骤然进驻紫禁城,干些偷鸡摸狗、勾引宫女的勾当。
幸好这些事情都是多虑了,连得禄、彭继祖现在对他言听计从,第三司都司是杨凌从第三司中就地提拔的一位副都司,此人虽无大才,胜在为人沉稳踏实,奉行军令一丝为苟,因此奉了杨凌的将令,对属下约束甚严,加上军中的下级官佐对杨凌极为拥戴,所以杨凌率兵进宫时晓谕三军的将令,得以贯彻三军,无人敢予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