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诸佛之战(第3/8页)
1667年5月,四千名准噶尔战士如猎猎的狂风,席卷到了俄国在准噶尔边境的卡拉斯诺亚尔斯克城。守城的俄国士兵把城门关得死死的,说什么也不肯开门,僧格无法破门而入,盛怒之下,纵兵洗劫了城郊,杀死大量的俘虏和俄国士兵,并宣称:除非俄国放还所有的吉尔吉斯人,否则,迟早有一天我们会拿下卡拉斯诺亚尔斯克城!
俄国沙皇听了这事,很是生气,就说:要不,咱们再派一个代表团,去和他们好好地谈谈?
俄国的代表团还没来得及出发,大草原上,阿拉坦汗王朝之战业已爆发。
这个阿拉坦汗之战,是准噶尔大汗僧格一生中的荣誉之战,也是阿拉坦汗最倒霉的一战。赫赫有名的阿拉坦汗王朝,经此役后,彻底在历史上除名。
要说事情的起因还真不大,不过是阿拉坦汗三世没有遵守大草原上的规矩,击杀了宗主汗国札萨克图汗。这么一个玩法叫以下犯上,是深受广大领导所讨厌的。于是大草原上的所有汗国全部出动,一窝蜂地来打阿拉坦汗。
土谢图汗派兵由东往西,准噶尔汗由西往东,两厢里这么一夹,倒霉的阿拉坦汗三世说:我真傻,我怎么知道天底下有这么多爱管闲事的人呢?于是大溃,逃往叶尼塞河上游,恰好被僧格逮了个正着。
为了表示严厉惩罚,僧格将阿拉坦汗三世的左手砍下,并将狗肉塞进他的嘴里,进行了极大的污辱。
僧格的意思是说:看清楚了没有?敢跟领导动刀子,就是这么一个下场!
很明显,僧格这一手,是做给异母哥哥车臣和卓特巴巴图尔看的。
两个哥哥看明白了之后,就回到自己的部落,组织起一支砍人小分队,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突然杀入了僧格的营帐。当时僧格正在幸福的熟睡之中,猛然惊醒之际,一大堆带尖带刃的铁器已经扑哧扑哧地扎进了他的身体。
准噶尔汗僧格就这样告别了人世。
4.长枪所向
有分教,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刀枪入腹,一扎一个穿心透。准噶尔汗死于家族谋杀之中。生母尤姆哈噶斯千里奔行,直入大雪山,向活佛温萨四世求救。
于是达赖五世对温萨四世秘授机宜,此后温萨活佛便孤身一人,风餐露宿,回到了准噶尔。
当活佛赶到的时候,准噶尔汗国正呈现四分五裂的状态,僧格的三个儿子年龄还小,长子策妄阿拉布坦、次子索诺布阿拉布坦和老三丹津鄂布木布都已经躲藏得不知去向。僧格的部众四处逃亡,逃避着车臣和卓特巴巴图尔的追杀。活佛摇动经筒,疾步走下山冈:受苦受难的人儿啊,你们是那样的勤劳、勇敢,善良又聪明,却过着如此悲惨的生活,孩子没有吃喝,牲畜没有水草。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是因为地主老财车臣和卓特巴巴图尔对你们欺压的结果!
除非你们立即起来,拿起武器,消灭财主车臣和卓特巴巴图尔,你们才能够获得幸福自由的生活!
话不说不透,灯不点不亮。活佛的话,让大家顿时看到了希望,于是人们拖儿带女,纷纷来投奔温萨活佛。眨眼工夫,活佛的身边就聚起了一支千人的骑兵。
温萨活佛说: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却苍龙?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咱们现在就动手吧!
活佛摇动经筒,率领一千名轻骑兵,不由分说,向着车臣和卓特巴巴图尔杀了过去。
车臣和卓特巴巴图尔很是诧异,说: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就这样被一小撮人给破坏了。对于这种民间恐怖主义分子,我们要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击!
车臣和卓特巴巴图尔联手,集结了一万多名骑兵,气势汹汹扑了过来。两只骑兵迎面相遇,实力对比是十比一,当时就把温萨活佛这边的人吓坏了,都急忙一声不吭,躲藏到了温萨活佛的身后。
温萨活佛笑道:你们啊,心里之所以害怕,那是因为你们不知道战争的规律啊!战争靠的不是人多,而是士气!
活佛将经筒一扔,挥舞起长枪来,大喊一声:苦难的人儿啊,你们看着我长枪所向。呐喊一声,当先杀入了敌阵之中,后面的骑兵跟着冲杀上来!但见活佛那条枪,直戳入喉,尽显慈悲之心;横挑尸飞,才是般若大智。只是霎时之间,车臣和卓特巴巴图尔的营阵之中,已经有数百人被活佛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