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夜幕下的残余(第3/11页)

不忙不忙。孙可望系上裤腰带,一口唾沫吐在永历帝的鞋面上:咱哥们儿谁跟谁呀,你有事就跟朕说。

于是永历帝低声下气,跟孙可望说了求他放过李如月的事情。孙可望听了一挥手:这么点小事,也值得你跑一趟。你回去吧,李如月他已经没事了……

永历帝大喜,急忙回府,远远地就看到李如月站在门口,连忙埋怨道:哎呀李爱卿,你可吓死朕了,朕还以为你……李爱卿,你怎么不说话,脸色还惨白惨白的……再走近一看,就听永历帝惨叫一声,当场昏死过去。

那李如月,已然被活活地剥了人皮,皮内填充了稻草,用竹竿挑着,立在府门口。

等永历帝幽幽醒过来,睁眼就看到太监张福禄和全为国的两张脸。永历帝当时就哭了,说:朕被贼子如此欺凌,难道就没人出来说句公道话吗?

两个太监说:陛下,休要担惊,少要害怕。咱家知道还有好多大臣都忠于陛下,坚决与孙可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你等咱家给陛下把他们找来……

俩太监立即出门去找,还真有胆大的,结果让他们俩一家伙找来了十六个大臣。众位大臣站在永历帝的面前,高举拳头宣誓:我发誓忠于皇帝,誓与孙可望反朝廷集团斗争到底,鞠躬尽瘁,绝不背叛……

宣誓完毕,正要请永历帝讲话,鼓舞士气,这时候孙可望带着兵丁从门外进来了:哈哈!今天可凑巧了,反孙可望集团终于被我一网打尽,统统拿下……

十六位大臣统统入狱,被严刑拷打,说:谁是你们的头儿,快说……

十六位大臣招认说:没错,这事是我们干的……不过我们没有头,你干脆就认为我们大家都是头好了。

孙可望亲自提审,问:皇帝有没有加入你们的反动集团?

十六位大臣摇头:皇帝不知情,是我们自发的革命行动。

孙可望数了一下人头,不对,还差俩太监……

兵丁去逮太监张福禄和全为国,这俩家伙吓坏了,钻进太妃的床底下。可也没用,照样被士兵们掀开太妃的床,将他们拖走了。

揪出了潜藏在朝廷内部的十八人反孙可望集团,孙可望大为兴奋,当即请永历帝亲自处置。永历帝将此案推给还没被抓起来的那些大臣们商议,经商议:十八人统统凌迟处死。永历帝苦苦说情,最后才被定为绞刑。

孙可望的这次行动,对永历王朝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实在是忍受不了孙可望的折磨了,于是永历帝就琢磨:不行,我得找个机会,偷偷地……

4.三岔河战役

李定国部在西南陷入了四面楚歌之中。

是真正的四面楚歌,一共有四个要命的对手,死缠着他打个不停。

吴三桂、尚可喜、耿继茂,再加上孙可望。

这其中,尤以孙可望干掉他的欲望最为强烈,不断地布埋伏,设圈套,追得李定国疯了一样地在西南到处乱跑。

不跑不行啊,那帮家伙可是真打。

要怎么样,才能干掉李定国呢?

这个问题死死地缠住孙可望,让他茶不思,饭不想,一心一意地琢磨这个问题。先是派使者过去,叫李定国过来开常委会。使者倒是去了,可李定国又不傻,托说工作太忙,抽不开身,让孙可望无计可施。

忽然之间,孙可望发现了躲躲闪闪的永历帝,顿时脑子中灵光一现。

有了,就用这一招请君入瓮。

于是孙可望带领大军丢下永历帝,暗中吩咐白文选埋伏在路上,等李定国来的时候,突然杀出,到时候……哈哈哈,李定国这厮,死定了。

李定国果然急匆匆地跑来抢永历帝,恰好落在孙可望的算计之中。可是关键时候,白文选突然冲上去拥抱住李定国:亲人呐,终于又见到你了……

白文选投奔李定国,永历帝恢复了皇朝制度。永历帝大喜,就派了白文选去慰问孙可望——明摆着,永历帝恨死这个小白了,他是故意让孙可望宰了白文选。

白文选无奈,只好上路,到了孙可望处,就被孙可望关了起来。

虽然逮住了白文选,可是孙可望也有难处,他老婆孩子此时都在安隆,正团结在永历帝的周围,所以孙可望一时不敢发难。正踟蹰之际,忽然听到门外鸡飞狗跳,原来是永历帝派了人,把他老婆孩子给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