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心似黄河水茫茫(第5/18页)

这时候獾十四郎多尔衮高高的举起手臂,等到大家肃静下来之声,他缓声说道:老九不能走,我始终认为,老九继位,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不行!豪格三旗爆发出愤怒的吼声。

为啥不行?多尔衮极是惊讶:你们为什么反对先帝的九子福临即位啊?

什么?你说的老九,皇太极家里的老九……福临?

大家顿时晕菜了。

多尔衮这个全新的提案,一下子将豪格打懵了。

豪格发现,他现在只有一旗的支持者了,在是选他还是选福临这个问题上,其它四旗人马,立场是中立的。而多尔衮这边三旗,态度却是始终坚持一贯的,也就是说,现场势力最强大的人,是多尔衮。

只要不立多尔衮自己,现在他说立谁就立谁。

现在我宣布,就立九皇子福临了,有反对者,吃我一刀。

可是福临才刚刚五岁。

所以呢,多尔衮继续宣布:为了效忠国家,我就委屈自己一点,马马虎虎当了摄政王算了,以后家里大事小事,我说了算。

济尔哈朗大怒,站了起来。一瞧到他,多尔衮急忙补充了一句:济尔哈朗,也是摄政王,以后家里大事小事,我们俩说了算。

济尔哈朗大喜,坐下。

多尔衮的时代,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6.领导休假去了

多尔衮当上了摄政王,就立即下令:所有的王爷,所有的贝勒,从今天开始,统统把孝服给我扒了。

为啥啊?众人大怒。

因为我们马上要征讨宁远。多尔衮悲愤的道:先帝跷辨子,吴三桂那厮却不来磕头痛哭,这明摆着是破坏两国的和平,你说我们能够容忍吗?

不能!众王公贝勒,齐声举臂高呼。

要打掉宁远,第一步就是打掉从宁远到山海关的中后所,中前所和前屯卫这三座城池,切断宁远与大本营山海关之间的联系,把宁远彻底的孤立起来,要让吴三桂形只影单,孤独寂寞,自己活着都没什么意思。

这次出兵的领队,是济尔哈朗和阿济各。

两人带领大军,午夜出发,悄无声息的绕过宁远,先抵达了中后所城。

中后所的守将是游击吴良弼,都司王国安。两人光着脚冲出来,带领士兵冲上城墙:全体注意,准备战斗。

可是清兵那边却一点动静也没有,只看到清兵们端着洗脸盆奔来跑去,不停的刷牙吃饭,苦等了一白天,也不见来攻城。

吴良弼和王国安呻『吟』了一声:上清兵的当了,他们故意让咱们紧张一整天,到了晚上,等我们神经绷断,他们再来攻城。

果然,太阳一落,清兵大营号角吹起,就见清兵们一人扛只装土的麻袋,呐喊着向中后所城冲了过来,到了堑壕边上,清兵将麻袋丢进去,转瞬间填平了堑壕,然后藤甲兵把盾牌顶在脑袋上,大喊着扑到城墙边上,开始架起云梯。

十几门红衣大门对准城墙的一个固定方向,开始不停的轰击。

城下滚木擂石,城下前赴后继,撕打了整整一夜,也没打出个名堂来。可糟糕的是,十几门大炮对准城墙的一个地方轰击,虽然命中率不是太高,但这么整整一夜轰下来,就见城墙摇晃了几下,轰然倒塌。

清兵呐喊着冲入城去。

中后所就此被攻下,自守官游击吴良弼,都司王国安以下,总计四千五百名军被杀,另有四千明军成为了俘虏。

只是一夜的工夫,就拿下了中后所。

下一站,清兵开往前屯卫。

使用和攻打中后所一模一样的战术,既然战术有效,那就坚持使用,先填壕沟,然后藤甲兵架云梯,红衣大炮对准一个固定方位强轰。但是清兵的火炮技术比较差,足有一半的火炮在上一场战斗中自行爆炸了,这次火力明显减弱。

整整轰了三天三夜,轰到了所有的火炮统统报废,才将前屯卫轰开了一个大口子。

明总兵李辅明、袁尚仁等三十多名领导干部被杀,四千明军战死,两千明军被俘。

再下一站,中前所。

攻打中前所的,是阿济各,他带着八旗兵到了地方,却发现中前所城门大开,明军蚂蚁一样,在城里城外到处『乱』找,阿济各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猛冲进城,当场逮住九千明军,问他们:你们在找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