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第16/18页)
逃入了九连山,高飞甲等人一屁股坐在地上,咻咻喘息起来。只有池氏兄弟忧心忡忡:官兵竟然出其不意,突袭老巢,怎么大哥那边一点儿动静都没听到?
高飞甲冷笑:别寻思了,只怕大寨主已被王阳明那笑面虎生剐了。两位寨主也不要忧心,只要咱们坚守在这里,闭关不出,那王阳明就拿我们没办法。等到哪一天他失了势,我们再出山而去,杀了他满门老小,替大寨主报仇。
池氏兄弟听了,正欲伤恸,突然之间一声号炮炸响。听那火炮之声,似乎就在耳边,而且还分明嗅到了浓烈的硝烟味。还没等诸人从震撼中清醒过来,耳边又听到疯狂的喊杀之声,就见四面八方,无数人扑将过来,对准诸贼首的脑壳,抡刀子就砍。
池仲宁清楚地看到,扑过来砍杀的,分明都是自己的贼兵,本能地高喊了一声:你们疯了,怎么砍自己人……话音未落,几柄刀同时砍在他身上,钢刃入肉。
带着满脑子的困惑和不解,池仲宁倒地身死。
那边鬼头王也已遭乱刀砍死,只有高飞甲和池仲安,两人情知有异,飞逃到杀声连天的战场之外,相互商议道:完蛋了,又中了王阳明那老王八蛋的诡计,我说刚刚逃进山里的时候,好多兄弟看着面目生疏,当时还以为是从其他巢穴逃出来的兄弟。现在才知道,那原来是王阳明派出来的官兵。
他们俩还真猜对了。阳明先生剿匪,自始至终,一成不变的老套路,就是正奇两路人马并用。只要这一招暂时还灵,阳明先生就没打算换过。以前强攻贼巢,都是事先找到熟悉贼巢的内应。这一次阳明先生懒得找了,首轮攻击开始,当贼兵溃逃之时,阳明先生就已经精选出七百名官兵,全都穿上缴获的贼人号衣,混杂在群贼堆里一起狂逃。夜黑时面目难辨,群贼又处于心慌之中,又怎么会想得到跟他们一起狂奔之人,竟是官兵呢?
此番逃入九连山中的,总人数不过一千五百人,官兵就占了一半。所以这些官兵发现自己人多势众,就急不可待,气势汹汹立即发难。战事爆发于贼伙认为是绝对安全的地方,彻底动摇了贼兵的意志,众贼人根本无心与官兵对砍,而是跟在池仲安和高飞甲的身后,向着山外狂奔。
可是山外哪里有活路?十路官兵,正从各个方向络绎赶至,迎头遇到从九连山中逃出来的群贼,当即乱箭齐发,池仲安胸口中箭,大叫一声而死。唯独高飞甲冲出了首道重围,却被后面赶来的一支官兵截住,当场斩杀。
史上最扯的嘉奖
九连山之战,杀到最后,只余下两百多人,跪在地上拼命哭喊求饶,这时候官兵哪管你那么多?只顾着多砍一颗人头,就多添一点儿功劳,根本不理会这些人的求饶,挥刀狂砍。
幸好阳明先生赶到了,仔细一瞧:咦,你们快住手,那些人根本不是贼,你们乱砍什么?
官兵假装懵懂地道:回巡抚大人,他们就是贼,不是贼干吗要住在这贼巢之中呢?
阳明先生道:人在贼巢,未必就是贼。你看他们一个个破衣烂衫,蓬头垢面,全身瘦得皮包骨头,这分明是贼人掳来的奴隶。
上前一问,果不其然。这两百多人,都是贼人为了修建九连山巢穴,从民间骗来的百姓。来之前说好了给工钱,活儿干完了就放回家,等到了山上,就立即囚在这九连山,让他们不停地服苦役,病死累死的,贼人就把尸首直接往山下一抛,连埋都不埋。可怜这些人苦熬了也不知多少日子,总算盼来了救星,不承想官兵比山贼更狠,竟然要拿他们的脑袋凑数。
浰头剿贼,是赣南赣西最后一仗,也是军事史上最为迅捷的一仗。这场战役,从官兵出去到战役结束,不过是一个晚上的时间,而且大多数时间都在跑路,对阵厮杀的时间更短。
此役,捣毁贼巢三十八处,斩大贼首脑壳二十九个,斩小贼首脑壳三十八个,斩小贼脑壳二千零六颗,俘虏群贼的父母妻儿八百九十名,缴获牛马一百二十二只匹,缴获兵刃两千八百七十件,缴获贼银七十两六钱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