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2章 要命的奏章(第2/3页)

储秀宫派来的顺公公地位超然,什么也不说,只是冷眼旁观,却也有不少宦官走马灯似的接连过来拍他马屁,郑贵妃专宠六宫,手下奴才自然水涨船高。

“申时行申老先生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所有人心头都存着这么个疑问,在谜底揭晓之前,谁也猜不准。

日头渐渐偏西,永乐大钟的浑厚钟声远远传来,眼看到了内阁下值回家的时间,可文渊阁中除了正常的文牍出入,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

阁外众人奇怪,身处阁内的何尝不是?

看看申时行依然云淡风轻,许国性子直些,几番开口欲言又生生憋了回去;深知老同学为人的余有丁却眉心微动,似乎想到了什么。

“唔?”申时行再取过一本奏章时,发出了惊讶之声。

来了!余有丁、许国顿时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不料申时行笑笑,接下来一句却是:“咦,山西巡抚出缺,吏部奏章上来都有两个月了吧,都察院吴君泽这才荐了张公鱼,真可谓后知后觉了。”

嘉靖年成例,督抚大员须由九卿会推,到了万历年间,张居正执政以来内阁权势日重,有九卿推举,内阁就可直接票拟了。

君泽是吴兑的字,时任都察院右都御史,正是九卿身份,他和佥都御史张公鱼交好,而张公鱼就是申时行的得意门生,既然申老先生这么说,余有丁和许国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余有丁心头巨震,瞬间脑中转过了千百个念头,脸上仍是云淡风轻的笑容,思忖片刻,话里有话地道:“张都堂为官清正廉洁不畏豪强,身负海内清流之望,在地方任亲民官也颇有建树,出外为朝廷守牧一方,正是极好的人选。”

申时行看了余有丁一眼,点头笑了笑,余有丁这老同学也是个人精,点明不畏豪强四字……这番,承他的情吧!

许国一直在翰林院、詹事府,新近才入阁的,此时见事比两位老狐狸那还差了一层。心头暗笑那张公鱼家世豪富,申阁老不知受了他多少孝敬,才替他谋一地巡抚的职位?不过张某人已是佥都御史,升一级以副都御史衔出任巡抚,也是符合规矩的。

那些各方势力安插在文渊阁内外的眼线,却没多留意这道奏章,巡抚虽然算得上封疆大吏,但紫禁城里头个个眼高于顶,也就不觉得一个三品巡抚有多了不起了。毕竟各家许的银子,都是让他们盯住顾宪成那本奏章的。

申时行将这本奏章与之前票拟好的许多本放在一起,招来跑腿的随员,手指头在这叠奏章上拍了两下,吩咐道:“都是要紧的,从速送去司礼监!”

张居正做首辅时,申时行就是三辅了,自然在内阁里招揽了几个心腹,这随员早已受过叮嘱,此时心领神会,接过奏章就朝外头走。

随员捧着奏章刚刚出门,张小阳和张尊尧就争先恐后地挤上来:“有没有吏部顾某人的奏章?”

顺公公面子上不动声色,其实也支楞起耳朵听着动静。

“没有。”随员摇摇头,把一叠奏章摊开请他们看。

众人再一次失望,除了顾宪成那本,他们对别的奏章没有半点兴趣。

过去一炷香的时间,紫禁城东北角司礼监几乎完全相同的重演了这一幕,张鲸张诚的心腹一拥而上,七嘴八舌地问有没有吏部顾郎中的奏章。

“诸位公公,委实没有。”随员很老实的答道,顺手把奏章递给位列第一的秉笔太监张诚,飞快地使了个眼色。

张鲸眼中寒光闪烁,这家伙老奸巨猾,心念电转,用力将桌子拍了拍:“拿来咱家过目!”

“哼!”张诚冷哼一声,毕竟对方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也不好硬争,只好将奏折摔在桌上,任由张鲸的心腹接过去,一颗心却提到了喉咙口。

大明朝幅员万里,中枢需要处理的事务何等庞杂,这里就是三十几本奏章,张鲸一本本看过去,不是哪里说有灾请赈济,就是文官狗屁倒灶的打嘴仗,或者边关将帅请粮请饷,某省缺了某官,某地的土司又闹起来……

张鲸今天格外勤勉,不知道看了多少奏章,这时候早已疲惫不堪,一目十行地看过去,见确实没有顾宪成的弹章,心下不免异常失望,没精打采的重新坐回位置,喝口热茶,懒洋洋的闭上眼睛:“咱家乏了,先假寐一会儿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