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月落霜天武侯遗恨,星摇秋风丞相归天(第3/5页)

“哎呀哎呀!”太医一面喊叫一面手忙脚乱地去捡,好不容易在一块碎片上发现没有流干的参汤,取来一只干净的碗,将那残剩的汤盛了,捧着奔到床边。

诸葛亮的牙关咬得很紧,汤灌不进去,太医们被逼得急了,干脆用勺子抵住牙齿,硬生生地撬开,强行把参汤倒进去,那土黄的药液只有很少流入口中,大多都顺着下颌流淌。

正在这忙乱时,一个人狂风般冲了进来,号哭着扑向床帏,歇斯底里地喊叫道:“我误了国家大事!”

他乍见诸葛亮已昏晕不醒,捶着地号啕大哭,一面哭一面骂自己,脑门“砰砰”地撞在地板上。

床榻上的诸葛亮似乎听见了那凄哀的悲号,又或者是续命的参汤起了作用,已无气息的胸膛微微一颤,喉咙里“呃”地转了一声响,双眸闪出了微弱的光。

“丞相醒了!”满帐的人都吼叫起来。

号哭的人鹞子似的飞扑过去,抓着床单哭喊了一声:“丞相!”

诸葛亮昏眊的目光慢慢地在帐内打量,姜维、费祎、杨仪、修远……还有一个人,跪在他的床边抽泣得不成模样,哦,是李福。

“孙、孙德……”

李福哭道:“李福该死,差点误了国家大事!”

“我一直在等你,你说……”诸葛亮动了动手指。

李福猛地擤擤鼻子,一字字明晰地说:“请问丞相百年之后,谁可继任?”

诸葛亮张着口,用了全身的力气说:“蒋琬。”

“蒋琬之后呢?”

诸葛亮的目光渐渐涣散了,意识在飘逸,残剩的力气还在支撑着最后的生命意志,他很慢很慢地看向费祎,期待的目光在费祎的身上停留了很久:“费、费祎。”

“费祎之后呢?”

诸葛亮没说话,眸中的光芒越来越微弱,游丝似的气息一声声吹出。

“丞相,费祎之后呢?”李福不甘心,追着问了一句。

诸葛亮慢慢地转动着迷离的瞳仁,越来越昏淡的视线里,他看见杨仪正用渴望的眼神看着他,像是一只饥渴的鹰隼,他把目光从杨仪身上挪开了。

“丞相?”李福凑近了问。

诸葛亮艰难地摇了半个头,李福明白了。

忽地,诸葛亮的眼睛睁大了,目中微弱的光芒亮了三分,脸颊上泛起了淡淡的红晕,他转向李福,声音似从黄沙下发出:“告诉、告诉陛下,臣、臣死后,葬在定军山,是为了,不要、不要忘了长安……”

诸葛亮眼中瞬时的明亮光芒再次黯淡,他费力地抖动双唇,却没有发出一丝声音。

李福知他还有话说,身体向前靠过去,把耳朵凑在他的唇边,听见微若秋叶落地的声音:“陛下保重。”

李福蓦地扑下,又悲又痛地哭了出来,这就是他们的丞相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心里念的想的依然是江山,是君父,唯独没有他自己。

诸葛亮缓缓地闭上了眼睛,眸中最后的一点光亮犹如地面的水,被风渐渐地吹干,吐出的气也小了,没了。

真累啊,想要这么闭上眼睛,从此再不要醒来。

周围的一切都在旋转,像是置身在一个庞大的磨盘上,身体渐渐地飞了起来,轻飘飘的像一片没有重量的羽毛。他听见人们的呼喊声,可他没法回答他们,他甚至能看见他们扑在床边的身影,却不能让自己伸出一只手,拉一拉他们。

眼前忽地出现了一片极亮的光,像是灵魂飞入了一颗恒星中,光芒也在旋转飞升,逐渐粉碎成无数的光片,每一片像透明的镜子一般,映照出一生无数的片段。他像一个看客一般,观看着自己悲喜甘苦的一生。

记忆在飞升中被层层剥离,最后什么都不剩下了,只有那纯净的灵魂在时间隧道的尽头盘桓舞蹈。

走吧,遗憾、疼痛、苦恼都没有了,满足、快乐、喜悦也没有了,当一切都不剩下,就是真正死亡的来临。

走了,是诀别,不是再会;是永远,不是一瞬;是泪水,不是欢笑……

※※※

帐内的喊叫腾起了,医官手忙脚乱地拥在床边,参汤灌不进了,牙关紧得再也撬不开了,一根根针扎进关脉,仿佛扎入生冷的棉花里,抽出来时,肌肉也不见颤一下,贴近胸口细听,心脏安静得没有一点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