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蛇出洞卤城获大捷,中军论兵将帅生分歧(第4/9页)

他疑窦丛生地向上一觑,诸葛亮深邃的目光望向了被帡幪遮住的半爿天空,他清俊如玉雕的脸上是谜一样的微笑。

※※※

“驾!”一骑快马疾驰在山林间,扬起满天满地的尘土,马上的士兵虽已是轻甲便装,却是热汗淋漓,因要忙着赶路,也没时间褪下盔甲,只知一味奔跑。

他驱马一刻也不敢停留,在马上仰头看见远处的累累营垒。附近的斜坡上逶迤着一小队人马,领头的黑盔将军策马远眺,背后一名士兵怀挑一面黑绸滚边的大旗,“司马”两个烫金大字闪闪发亮。

“大将军!”他赶马飞奔上坡,待到了那将军面前,单手一撑马背,敏捷地跳下马,翻身跪在那将军马下。

“呃?”司马懿见到此人,懒懒地应了一声,他旁边几位将军的眼睛已经喷火了,他却还是不慌不忙,慢悠悠地问,“如何了?”

士兵抹抹眼角的汗,拱手道:“诸葛亮已经兵退卤城,沿途灶数比前日又少了十分之一,闻说是粮草只能维持半日了,恐在卤城也待不了多久,急着赶回汉中!”

士兵气喘吁吁地好不容易说完这些话,将军们都不约而同地爆发出低低的欢呼声,唯有司马懿依旧一副不冷不热的平淡表情。

“大将军,诸葛亮是撑不下去了,每日灶数逐次减少,粮草不济,他急于退兵,目下正是我军轻骑追击的大好时机!”背后的郭淮跃跃欲试。

司马懿策马略行两步,望望黄尘漫道的远方:“不可轻举妄动,恐诸葛亮有诈!”

他这话一说,众将的心里都是一凉。

十天前,诸葛亮忽然撤兵,起初魏军一筹莫展,多番打听才知道原来是诸葛亮军中缺粮,前次虽抢了上邽小麦,但半月之中竟然消耗殆尽,不得已才退兵汉中。这下子众将欢欣鼓舞,都称道可趁机追击,不要白白放了蜀军回去。司马懿犹疑再三,也同意追击,可惜这一追,却很不像那么回事。

他们跟在蜀军背后,蜀军走,他们走,蜀军停,他们停,不像对敌,倒像是护卫仪仗队,专一护送蜀军返回汉中,让一众好战的将军心里着实憋闷。几次请命作战,司马懿总说“恐怕有诈,看看再说”。这些敷衍的话都听得耳朵起茧子了,司马懿却始终不曾派兵出击,那副畏畏缩缩的胆小如鼠模样让将军们很为不耻,但毕竟受他节制,再不情愿也不敢驳逆,只好忍了再忍,心头火烧火燎得坐立不安,面上尚需恭敬服从。

张郃这次却耐不住了,他急吼吼地说:“大将军难道是怕诸葛亮不成?他们撤十天,我们跟了十天,有诈早有了,何必等到现在,再不动手,我们就要送诸葛亮回家安寝了!”他心直口快,也不顾忌什么,惹得郭淮、魏平、费曜等一干人偷着阴笑。

司马懿脸上的肌肉轻轻一抖,但他城府极深,就算心里血雨腥风,明里却仍是和风细雨,他拂拂马鞭,不紧不慢地说:“我非惧怕诸葛亮,而是兵行半步也需绸缪深思,总要从长计议!”

张郃不屑地乜着眼睛,从鼻孔里嗤笑道:“从长计议!将军是畏蜀如虎,不就是个诸葛亮吗,当年头次兵出祁山,渭南三郡倒戈,关中震动,不也败于街亭吗?他是名气大,其实不过尔尔!”张郃提起当年的胜利,仍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得意。

畏蜀如虎?司马懿终于窝了火,他真想一巴掌把张郃从马上甩下来,这些刀子一样的评价割得他心口血淋淋的。张郃的嘲讽无意中戳中了他内心的隐痛,血肉模糊的伤疤在阳光下泛着难看的色彩,他终于看清楚了,他竟是真的害怕。

为了能和诸葛亮对决,他盼了多少年,可一旦梦想变成现实,他又畏缩了手脚。不是他不肯拿出勇气去交锋,而是他输不起。

自从上次在上邽小败于诸葛亮,又被对手刈割了小麦,他方才觉得这个对手比他想象的要难对付得多。如果说以往,他对诸葛亮的交锋都是在幻想中进行,今天却实实在在地演绎在目下,仿佛锋利的齿轮,从每个士兵的血肉上碾过。

骄傲的司马懿可以为了一个目标忍辱负重,几十年如一日地默默等待时机,但就是不能容忍自己输给诸葛亮,因为只有诸葛亮才是这世上唯一可以和他不分轩轾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