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烧毁离间信,刘备诸葛亮推心置腹(第6/7页)
黄月英靠着他微微地笑,她忽地踅过身子:“险些忘了,早起主公送来一件物事。”她站起身,从床脚捧出一只大木匣,匣子很沉,她咬着牙放在床头的案上,又摸出一封信,“这儿还有一封信。”
诸葛亮愕然,他接过信翻了翻,信没有拆过,封泥完好无损,像紧阖的两片嘴唇,他抠掉封泥,去掉检片,却见那信上写的是:“诸葛孔明见启: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操手泐。”
是曹操的手书!
他越发疑惑了,又去把那木匣打开,果见里中装着满满的鸡舌香,嫩白的香片个挨着个,淡淡的香味霎时弥漫了整个房间。
“是鸡舌香!我听说一斤市值千钱,好昂贵的礼!”黄月英惊奇地说。
诸葛亮轻轻拈起一片鸡舌香,放在掌心慢慢地摸索:“主公送此礼来时,还说了什么?”
黄月英回忆着:“什么也没说。”
诸葛亮静静地沉思着,他把信揣入袖中,再把木匣轻轻合上盖:“我出去一趟,你别等我了,先睡吧。”
“这么晚了,你去哪儿?”黄月英不放心地说。
诸葛亮宽慰道:“放心,我去主公那儿。”
黄月英望了望窗外的天色:“天已晚了,主公只怕已经歇下了。”
诸葛亮用力抱起木匣,盈盈灯光映着他水晶般透亮的眼睛:“不,他一定在等我。”他再不多言,推门而去。
这一路并不远,待得到了荆州牧府门,他请司阍进去通报,刘备果然没有睡,没多久,司阍便唤他进去。
诸葛亮走到正堂,刘备正坐在屋子里看书,案上的烛台跳着晃动的火焰,在黑夜里掏出一个光明的角。他从书册后抬起眼睛,看见诸葛亮抱着木匣进来,没有露出丝毫惊异。他像是笃定了诸葛亮的到来,也不送出一句疑问,只是放下书,对诸葛亮微笑:“孔明回来了。”
诸葛亮把木匣放下,先行了一礼,取出别在腰带里的白羽扇,轻轻扇了扇,额上的热汗才慢慢干了。
他从袖中掏出曹操的信,向前迈出去几步,一直呈到刘备面前:“主公,这是曹操写给亮的书信,请主公过目。”
刘备推开他的手:“我不看。”
诸葛亮还是把信放在刘备面前的书案上,刘备看了他一眼,忽地拿起信,在烛火上一燎,那信上的字瞬间被火焰烧灼,像烧过天际的烟光般,一字字被黑云吞没。他一松手,燃着火的竹简掉下去,嗞嗞地冒出青烟。
诸葛亮惊住了,燃烧的竹简在一片片凋零,在眼底萎靡成一团吐黑气的飞尘。
刘备认真地说:“曹操送礼给你,无非有二,一为聊表敬意,孔明为天下奇才,曹操有心结交,乃雄主爱才之心,并不为过;二为测度刘玄德度量,看你我君臣会否因此而生隔阂,倘若离间成功,曹操坐收渔利!”
他凝视着怔忡的诸葛亮:“孔明熟读史书,该知道战国范睢。范睢为魏人,家贫无以自资,乃事魏中大夫须贾。范睢有大才,齐襄王闻而心生结交之意,使人赐范睢金十斤及牛酒,范睢辞谢而不敢受。奈何为须贾所疑,怒而以为范睢持魏国阴事告齐,遂告之魏相魏齐。魏齐怒甚,使舍人笞击范睢,置于厕中溺之。千秋以下,世人皆恨须贾、魏齐多疑,叹息范睢受谤,可刘玄德不是须贾、魏齐,孔明不是范睢,曹操更做不了离间的齐襄王!”
诸葛亮默默地听着,他拜了下去:“多谢主公不疑!”
刘备离席而起,双手扶起了他:“孔明何故言谢,君臣同心谋事,同德谋政,同情谋功,若上下相疑,是为自溃也!”他幽然一叹,“不瞒孔明,我也曾辗转反思,然终以为孔明之忠心不二,我若心存疑虑,他人谤语便会趁虚而入。萧何为高祖开基立下不世功劳,耿耿忠心可昭日月,仍不免有分谤自秽之举,可知忠臣难做,全在君主一念之间。”
他振振道:“人之立功者,皆期于成全。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受辱而身全者,下也。”他扬起了手,宣示决心似的劈下来,“今日吾与孔明定盟,君臣鱼水,永不负君!刘玄德定使孔明身与名俱全!”
诸葛亮蓦地泪水涌出:“主公肝胆之语,诸葛亮闻之悚然动容,焉能不竭忠尽力,继之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