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两情相悦,巧遇红颜知己(第4/6页)

“诸葛先生,这水轱辘坏了,我们本来想寻你,幸好有这位黄先生在,可帮了我们的大忙!”农人黑红的脸膛上是没有伪装的笑。

诸葛亮轻轻地一笑:“能修好便成,不拘寻谁。”他对那年轻人友好地说道,“你设计的翻车很精巧。”

年轻人微红的脸绽出惊喜:“你也喜欢机械?”

诸葛亮觉得年轻人的声音软糯细柔,笑起来唇边荡漾起浅浅的梨涡,有着一二分的女子娇态,他心底起了疑惑,却以为是自己多心:“只是知道皮毛,比不得阁下精巧之思。”

年轻人笑笑:“那也没什么,我刚听他们说请诸葛先生来修水轱辘,是说你吗?”

诸葛亮行礼道:“在下诸葛亮。”

年轻人回了一礼:“我姓黄,”他眨巴着眼睛,狡黠的笑随着声音飞出去,“黄三。”

诸葛亮一愣,这名字捏造的成分太大,他瞧着年轻人白嫩如水的脸颊,越发地生疑了。

“黄先生,诸葛先生,帮帮忙!”正在修水车的农人呼喊道。

黄三应了一声,他微微犹豫须臾,弯腰脱去鞋子,挽起袖子,利索地跳下水渠,回头时,诸葛亮也踩入了水中。

两人帮着农人将有些摇晃的水车摁住了,黄三在几个部位敲了敲,一面吩咐农人们取凿成榫卯的水车零件,一面自己去掰卡在水车轴里边的一截刮板,他掰得满面通红,到底是力气太小,没掰动。

诸葛亮粲然一笑:“我来吧。”他转过黄三身边,两手探进了里轴,臂上猛地一使劲,生生把刮板抠了出来。

黄三怔怔地看着诸葛亮,他咬着唇笑了一下,那边农人已取来了榫卯零件,大家又给水车换骨架。这么忙活了两个时辰,水车“嘎嘎”地转动起来,一溜溜水提升入引槽,欢呼雀跃地吐入田坎边的渠道里,粼粼波光盘桓飞舞,仿佛满捧的金子洒在水面。

水渠里的农人欢呼道:“通了通了!”

黄三抹去脸上额头的汗珠子和水珠子:“唉,总算通了!”

有农人捧来一壶酒:“诸葛先生,黄先生,刚酿的酒,尝一口吧。”

酒水斟在海大的陶碗里,诸葛亮不推辞,乡间民风淳朴,哪家新酿了酒,新蒸了麦饭,都会分给四邻品尝。他道了一声谢,却见那黄三也捧起一碗酒,犹豫着没送至口边,他体谅地说:“这酒后劲大,浅尝辄止,他们不会怪你。”

黄三一抹脸:“小看我!”他举起海碗,诚挚地说,“有缘识君,干了!”他扬起脖子,咕咚咚灌渠似的倒入口中。

诸葛亮莞尔一笑,年轻人的逞强让他觉得有趣,他适意地饮完一碗酒,抬头间,那黄三喝急了,一口酒喷出来,呛得不住捶胸。

农人们一阵善意的哄笑,黄三一面喘着气,一面拍着胸脯:“真是有后劲,骨头也散了。”他舔舔嘴皮,“这酒味道真好,怎么酿呢,我学一学,回去酿给我爹尝尝!”

诸葛亮轻轻笑了一声:“你帮他们修好水轱辘,他们把酿酒的法子送给你,这也算礼尚往来。”

酒意在黄三的脸上如鲜花绽放,他兴奋地说:“修水轱辘不算什么,我还有更好的法子,能让水轱辘跑得更快!”

诸葛亮由衷地说:“适才那机械草图已极精巧,竟还有更精巧的么,如蒙不弃,但请赐教一二。”

黄三笑得双睑弯成了月亮:“赐教就罢了,我画草图送你就是。”他歪了歪脑袋,“你现在要吗?”

诸葛亮被好学的兴奋占满了,真诚地邀请到:“在下草庐不远,若蒙不弃,请至寒舍一叙。”

黄三抚掌:“我求之不得!”他似觉得自己过于显露,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诸葛亮满心都在想那张精巧机械的草图,压根儿没注意到黄三的异样变化。

两人离开水渠,走了不到半个时辰,便踏上虹桥。

黄三摇了摇头:“被你说中了,后劲真大。”他回头看着诸葛亮,红扑扑的脸上是赧然的笑,“诸葛兄,在下酒量太浅,见笑了。”

诸葛亮摇摇头,他关切地说:“还能走么?”

黄三挥挥手:“前面带路,我还走得动。”

诸葛亮推开了门,草庐里安静得像封锁多年的一段心结,他四处望了望,喊道:“大姐,二姐,均儿,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