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万岁爷初尝神仙宴 小太监荐赏春宫图(第3/5页)

听冯保这么一说,三人大为惊奇,一盘雪龙须,不一会儿也被吃得光光的。

最后上来的是汤——说是汤,其实是一碗透底儿的清水,热气腾腾地盛在蛋青色薄胎海碗里。朱翊钧用汤匙舀了一点试试口味。

“怎么样?”李太后问。

朱翊钧咂着舌头说:“看似清水,其实鲜美得很,大伴,这汤又有什么讲究?”

“这是用雄鲤鱼制作的,”冯保眯眼儿瞧着薄胎海碗,说道,“这道汤用料虽然普通,但做工却很特别,先把一只瓦罐支在明火炉上,里头放的是清水。瓦罐顶上有一根绳子垂下来,下端安一只勾子。待瓦罐里的清水煮沸,厨师就将一条活蹦乱弹的雄鲤鱼捉起,用钩子勾住鲤鱼的尾巴,让它的头对着瓦罐,鱼嘴隔滚水大约一寸距离。瓦罐里的热气冲上来,鲤鱼烫得难受,扳动之中,嘴里便会有涎水滴出。须知这涎水是鲤鱼的命汁儿,若不是遇热扳命,这涎水是决计滴不出来的。如此折腾不了几下,鲤鱼就会气息奄奄,此时它的命汁儿也所剩无几了,厨师便把这条鲤鱼换下,再勾上一条新鲜的。待这条鱼的命汁儿滴得差不多了,再换上一条,如此换上换下,像这样一碗汤,大约总得二三百条雄鲤鱼。”

“这么说咱现在喝的,差不多全是雄鲤鱼的命汁儿了?”朱翊钧问。

“正是。”冯保舔了舔嘴唇,回道,“先前一罐水,都变成了气,剩下的全是鱼汁儿,也不用给什么佐料,只稍稍给一点点盐。”

“这汤叫什么汤?”李太后问。

“龙泉汤。”

“汤的味道好,名儿也雅致。”

“如今三菜一汤都用完,太后与万岁爷评评,值不值两千两银子?”

“值!”朱翊钧兴奋地说,“朕还担心,两千两银子,做不做得出来呢。”

“冯公公,咱们娘儿仨吃了个酒足饭饱,你还饿着肚子,”陈太后似有歉意地说,“这样的三菜一汤,你吃过吗?”

“老奴哪有这口福。”冯保嘿嘿笑着。

朱翊钧心中忖道:“你没吃过,能说得这样头头是道?鬼才相信。”但表面上他却关心地说:“大伴,饿客难当,你还是吃点东西吧。”

“多谢万岁爷关心,老奴不饿。”

冯保奉事惟谨的样子,深得李太后赏识,她端起掌柜呈上的热面巾轻轻擦了擦嘴,心满意足地说:

“今天还得多谢冯公公,让咱吃了一次稀罕。钧儿,谅你私房钱不多,这顿饭钱娘来付。”

“今儿逛集市!哪能让母后破费,不就两千两银子么,儿吩咐孙海,从内廷供用库中支取。”

“不用不用,”冯保连忙站出来说,“这顿老神仙宴,就算老奴孝敬两位太后与万岁爷。”

“你付钱?”朱翊钧问,旋即得意地笑道,“也好,今天咱们吃大户。”

从老神仙酒家里出来,已过了午时,此时烈日当空,路上似有火苗在蹿。两宫太后受不住热,便在冯保的陪同下分别回宫歇息去了。朱翊钧万乘之尊,也不是耐热的主儿,但他毕竟是生平第一次逛集市,哪肯舍了这喝五吆六争七扯八的购物乐趣,而跑回乾清宫去躲避呢?遂在孙海客用一帮贴身内侍的簇拥下,依旧在这东长街上遛达。看看两位太后走远,孙海便附在朱翊钧的耳边,悄悄说道:

“万岁爷.太后娘娘和冯公公一走,捆在你身上的三根索子都没了,这下子您会玩得更开心。”

“还有啥开心的?”朱翊钧饶有兴趣地问。

孙海说:“方才万岁爷吃神仙宴时,奴才满街跑了一圈,发现前头还有家骨董店,有好东西卖。”

“什么东西?”

“奴才不好说,”孙海故意卖关子,“还是请万岁爷自己前去一看。”

说罢,孙海头前带路,领着朱翊钧招招摇摇走向一家骨董店。在店门口,孙海拦住众位随行的内侍,让他们在门外守候,只和客用两人陪朱翊钧走进店中。

这店中的小厮生得眉清目秀,见朱翊钧来了,竟愣在那里,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你怎么不喊呀?”孙海指着小厮的鼻子斥责。

小厮嗫嚅着说:“咱不知道该是喊客官还是喊万岁爷。”

“瞎,好不知相,”孙海一副仗势欺人的架式,“在店外头,咱们扮戏喊客官,如今进了店,你就喊万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