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都是一家人(第3/5页)

将军应之。

后茂公临终前,执将军手,言:若有一日见得天师,请为五斗米护法。

将军,亦应之!”

张鲁不知为何,突然间在心中涌起一阵狂喜之情。

也就是说,那曹朋曹阎王,是我教中之人?若是得了曹朋支持,五斗米教必然可以走出西川,立足中原。而这,不也正是他父子的梦想吗?

张鲁说穿了,是宗教人士。

包括他治理汉中,都是按照宗教的模式进行。

如果追究起来,他算是历史上政教合一的第一人。只是后来五斗米教遭受打击,张鲁失去了汉中根基之后,发展也随之变得缓慢起来。慢慢的,道派林立,昔日五斗米教,也随之改换门庭,成为道教的一分支。

此时,尚无道教之说。

张鲁在得知曹朋就是甘茂之后,五斗米教的护法时,立刻想到了这五斗米教未来的发展方向。立足汉中,走出西川,进入关中,向中原发展。

他的脸上,也旋即露出了一抹微笑。

如此一来,这五斗米教,必然能在他手中,发扬光大。

张鲁是个对宗教痴迷,远超出政治的理想派人物。这一点,从他以五斗米教教规来治理汉中,就能看出端倪。

而法正心里,也暗自庆幸。

甘茂的确已病逝了,就在曹朋出任南阳太守之前。

当时,甘茂在荥阳,而曹朋则在许都,负责操办迎接吕氏汉国使团的事情。

所以这托孤之事,肯定没有发生。

但甘茂的确有意让曹朋照拂五斗米教,这是曹朋在法正出发之前,告诉他的事情。一路而来,法正就在不断完善这么一个故事。他发现,若要张鲁死心塌地,最好的办法,还是和五斗米教扯上关系。既然曹朋认识甘茂,更与甘茂有这么一段交情。而且,甘茂的侄子甘宁,也是出自曹朋门下,如此一个故事,若不能好生的加以利用,他也就不是法正了。

“孝直,请入府说话。”

张鲁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侧身礼让。

而王平则是一脸迷茫,怎么这一下子,就变得好像一家人?

法正一拱手,“如此,正却之不恭!

不过,还请鲁公尽快把那名单理清楚……此次统兵,乃我家将军结义兄长典满典中郎。他乃高阳亭侯长子,正在负责清理名单上的人……万一发生了误会,岂不是不好?所以,鲁公最好先把名单整理一下,我立刻通知典中郎,请他手下留情。”

“这个……”

张鲁心念一转,立刻道:“不如,我与孝直,同去见少君侯?”

法正脸上的笑容,更盛!

……

不知不觉,已入八月。

漫山桂花绽放,十里飘香……

曹朋策马而行,走在往陇关的路上。

身旁,一行马车徐徐行驶,更有家仆奴婢随行,一个个都显得小心翼翼。

河湟战事,已经结束。

正如李滕所猜想那样,阿贵在途中伏击治多元,将其斩杀。而后迅速和曹休接触……哪知道,当阿贵到了曹军大营之后,便被曹休扣下,说是送他前往邺城拜见曹操,只有得了曹操亲口承认,他才可以成为氐王。

可是,阿贵一去邺城,就再也没能返回河湟。

数年后,他因‘饮酒纵欲’身亡,被葬在了邺城城外。而他的部落,很快就被李滕所吞并。曹朋和曹休汇合之后,也没有和曹休太多交流。

他知道,曹休心里已经有了妥善的安排。

此次他出征河湟,目的已经达到,不需要再去费那口舌,反而会得罪曹休。

建安十四年末,曹休下令,河湟氐人迁入凉州。

同时,又从中原迁徙了大批流民,往河湟定居……从此,河湟不复羌氐之河湟,汉胡混居,逐渐繁荣起来。李滕虽然没有达成愿望,更没有使李驹做到氐王的位子。可是李驹却成了曹休的部曲,并且甚得曹休所重。

李滕部落,迁至陇西郡。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汉化……在百年之后,李滕部落脱去了氐人之身份,并且与关中豪族李氏合并,成为李氏分支,并建立了陇西堂号。

不过,这和曹朋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

经过数月调养,曹汲的病情已经好转许多,人也变得精神不少。而王买,伤势也逐渐康复。在曹朋出河湟返回陇西的时候,曹操的任命,也随之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