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梅花香自苦寒来【一】(第3/4页)

刘闯坐在一旁,沉默不语。

阎柔……

我想起来了!

这个人在三国演义里并没有登场,但是在三国志当中,确有相关记载。此人是在官渡之战后,臣服曹操,并且对曹操讨伐乌丸,很有贡献。曹操待其如子,令其坐镇北方。后来他还接任护乌丸校尉之职,统帅幽州兵马,抗击乌丸……曹丕在继位之后,这个阎柔官拜度辽将军。

阎柔是不是真的忠于汉室?

刘闯不好说……因为后来,他投靠了曹操。

但有一点,刘闯对此人非常赏识,那就是他对待异族的态度,非常强硬。

或许在后来他投降曹操,是因为看清楚汉室大势已去。这是个聪明人,而且很善于变通,否则又怎可能被鲜卑人俘虏后,又成为鲜卑人的朋友?既然汉室大势已去,他另择明主,也在情理之中。但从目前而言,阎柔对汉室还存有信心,尚未失去对汉室中兴的那一丝期盼。

辽东属国吗?

刘闯突然扭过头,沉声道:“孔明。”

“喏!”

“这件事,就交给你来筹谋。”

诸葛亮先一愣,旋即明白了刘闯的意思,脸上顿时露出一抹笑意。

他当然知道。刘闯让他筹谋什么事情……辽东属国。姐夫已经采纳了那个阎柔的建议。决意对辽东属国动手。

“仲达!”

“喏!”

刘闯沉声道:“你为辽东主簿,也要对辽东多有了解。

若要了解辽东,便不能忽视了辽东的风土人情,需要有一些熟悉本地情况的人协助你行事。

你明日随子方走一遭孤竹城,先去试探一下那阎柔。

但不要打草惊蛇,若此人可堪大用,立刻告知与我,不可以怠慢。”

“懿。明白。”

司马懿躬身领命,又退后原处。

“长文。”

“喏。”

刘闯沉吟一下,而后道:“着你为使者,元胤为副使……你二人明日即刻动身,前往辽东拜访公孙度,打探一下公孙度的态度。我估计,公孙度的态度,恐怕不会特别友善,所以你二人要做好心理准备。而今咱们初来乍到,根基未固。所以暂时不要和公孙度发生冲突。”

陈群和荀匡相视一眼,便明白了刘闯的心意。

两人躬身行礼道:“请公子放心。群【匡】明白。”

“诸君!”刘闯从榻椅上站起,深吸一口气,目光在大堂上众人身上扫过。

这大堂上,几乎聚集了刘闯的全部班底。

除张辽曹性魏越郑仁四个人因为要分别驻守肥如、卢龙塞和孤竹城,无法前来之外,余者几乎都在这大堂之上。

武将有太史慈、黄忠、甘宁、史涣、许褚、高顺、徐盛等人;文臣则包括了陈宫、步骘、吕岱、陈群、陈矫、戴乾、麋竺、麋芳等一干俊才。此外,还有此次从许都跟随刘闯前来的庞德杜畿,以及司马懿诸葛亮。满唐文武,也使得刘闯心中豪气顿生!凭此班底,大事可期。

“我等舍弃北海国东莱郡基业,自青州跨海来到这苦寒之地。

虽说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我却以为,这未尝不是我们的一个机会。如今,袁绍曹操决战在即,这一场大战将持续多年,也是我等发展的最好机会。汉室衰颓,中兴希望便在诸君身上。这幽州素有苦寒之地,却是天下精兵汇聚之所。辽东辽西人口稀少,但土地广袤而肥沃,更与我们以大把机会。当那些诸侯奸雄尔虞我诈之时,我等可以在这辽东开疆扩土,扬我大汉雄风。

昔日,文帝休养生息,文景之治造就武皇帝赫赫武功。

而今,我等就要在这苦寒之地,养我大汉元气……我相信,用不得太久,我们就可以南下中原,匡扶汉室,诛杀宵小。诸君,我有一个梦想,梦想我大汉旌旗,可以插遍阴山。昔日陈汤曾有‘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之豪迈言语。我希望用不得多久,我们可将此话变成现实。

诸君,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也是汉室江山最后的气运所在。

故而我望诸君,可齐心协力,为我汉室江山殊死一搏……百年之后,我等名字定可留于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