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常山之虎(第3/4页)
“这真定令,倒是个肯做实事的人。”
刘闯闻听,不由得笑了,饶有兴趣问道:“却不知这真定令,又是哪位?”
“哦,此人名叫沮鹄,字子翼。”
“沮鹄?”
刘闯一怔,旋即便问道:“难道是沮授族人吗?”
“表哥,沮子翼就是沮授之子……我在河内的时候,曾听说他的名字。
他父亲乃冀州名士,才学出众。偏这沮子翼不好读书,偏好兵事,从小习武,更精通兵法。这家伙的性情非常刚烈,与他父亲颇为相似。只不过,有时候太过执拗,不懂变通之道。
此前,他因为麴义跋扈,故而和麴义发生冲突,被赶回家中。
后来袁公杀了麴义,才又把他提拔起来,命他召集先登营旧部,为袁公组建大戟士……可惜这家伙性子太直,触怒了袁公,又把他赶出大戟士。估计袁公是看在沮授面子上,才让他出任真定令。”
若论对世家的了解,诸葛亮的确是比不上司马懿。
毕竟,司马氏一直是河内望族;而诸葛氏则历经波折,诸葛亮更自幼失怙,虽后来随刘闯拜师郑玄,可若论及对这些事情的了解。还真比不上司马懿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的清楚。
不过,诸葛亮也知道自己的弱点,对此不甚在意。
刘闯闻听之后,突然把目光转向赵云。
“子龙,你打算怎么做?”
“这个……”
刘闯道:“子龙,我之来意,想必你已经猜出。
所以,咱们也不必掖着藏着。到最后弄得大家都好不痛快。你可以慢慢考虑,不急于一时。我现在想知道,你可是想要灭了那黑山贼?若是如此,我可以帮你!你就当我是笼络你的手段,接不接受。都看你的心思。我对这些黑山贼,也不甚满意……汉室衰颓,奸臣当道。而今天子被困许都,名义上为天子,实为傀儡。时局已如此败坏,偏这些贼人还不肯消停。
什么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若非这些乱臣贼子闹事。我大汉又怎会有如今之败局?
我此次奉天子之命,为辽东太守,也是想要保我大汉边塞……可内贼不靖,终不成事。似这等贼人。杀一个少一个,虽不一定能变得更好,但至少不会比现在更坏……子龙可知我心意?”
这一番话说的爽快,让赵云瞠目结舌。
他从未见过人如此开诚布公的说话……可不得不说。刘闯这番话,甚得他心意。让他顿时对刘闯生出许多好感。
“不瞒皇叔,我与那黑山贼,有不共戴天之仇。”
赵云深吸一口气,咬牙切齿道:“想来衡若也与皇叔说过,我自小父母双亡,是我兄长将我养大,并把我送去习武。初平二年,张燕聚众河北,号黑山军。那王当便奉命来真定,占居萆山。
皇叔可能还不知道,萆山据我赵家村,不过十六里地。
其山势巍然,道路崎岖,仅南北坡各有一条羊肠小路,易守难攻。且萆山四面陡峭,偏山顶平旷坦夷,足有六百余亩土地,可供人耕种,自给自足。正因为这样,官府数次征伐,都以失败告终。这也使得王当气焰更加嚣张,向各村落强征保护费,若敢拒绝,便大开杀戒。
我赵家村虽然有些钱两,却并不富庶。
刚开始我哥哥见王当势大,不愿与之相争,便答应他条件……可是这狗贼却越来越张狂,我哥哥眼见村庄已经无法承受,于是暗中联络官府,想要借王当下山之际,将之伏击杀死。只是后来,消息走漏……王当一怒之下,血洗赵家村。我哥哥为保护村民,被王当所害。”
说到这里,赵云眼睛通红,虎目中泪光闪闪。
赵琰则坐在他身后,轻声缀泣。
就连夏侯兰在一旁,也是紧握双拳,恨得咬牙切齿……
刘闯并未流露出激动之色……这是什么时代?这是个乱世!也许百年之后,汉人将会迎来最为黑暗的一个年代。赵云是事关己身,故而激动异常。可对刘闯而言,这不过是最平常的事情。
“这么说,你想要除掉王当?”
“若不铲除王当,赵家村又如何能够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