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两个跷家女(第3/5页)
以至于到了隋唐时期,萧子良在回答王僧虔的书信里提及:左子邑制作的纸张,美妙有光,如果和韦仲将制作的墨一起使用,墨黑如漆。再加上张伯英制作的笔,可谓是天作之合。
左伯,左子邑……
刘闯突然问道:“孔明,郑师可说过,左子邑为官如何?”
孔明一怔,想了想道:“郑师言,王叔治可掌一郡,左子邑当入少府。”
这一句话,也就表明了这两个人的才能区别。
王叔治是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左伯却不适合为政一方。倒不是说左伯的才干比王修差,而是说这个人的能力,不是在地方政务上。如果说的简单一些,就是左伯这个人属于书呆子的类型。他不擅长治理地方,但你若是让他做研究的工作,可能这个效果会更加好。
刘闯听罢,连连点头。
“孔明,那如果我请叔治治理胶东,他是否愿意答应?”
刘闯此时所说的胶东,包括了即墨和胶东两县。
诸葛亮想了想,“王叔治志向高远,他身在高密,终究会有各种限制。
郑师虽不问政事,可许多事情,却无法躲过他;孟彦哥哥你屯驻高密,虽只掌控兵事,王叔治也会束手束脚。我觉得,他应该会同意前往胶东。那边虽然荒僻,但却可以施展拳脚。”
刘闯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微笑。
“如此说来。倒解决了我一个麻烦。”
徐盛攻取胶东和即墨,虽稳定局势,但却不擅长政务。
他已经多次派人前来,请求刘闯派人去担任主官。
可刘闯手上,哪有空余的人出来?
黄珍在胶州湾忙得不可开交,徐奕则着手于屯田事务。郑仁坐镇东武,吕岱和步骘,则负责解决刘闯身边的事情。诸葛亮嘛,年纪太小……至于黄劭!刘闯觉得。这就是个参谋的命。出谋划策,他或许可以。但你让他去治理地方,不出几个月,那地方说不得就要造反。
如果王修可以招拢的话……
刘闯心里,已有了腹案。
他和诸葛亮坐在山丘上。聊着闲话。
春风拂面,令人倍感舒爽。
就在这时候,从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一名信使来到山丘下,甩蹬下马,大声呼喊道:“公子,公子,大事不好了!”
“什么事?”
刘闯一怔。起身往山丘下走。
诸葛亮则如同小尾巴一样,跟在刘闯的身后。
“管将军派人前来送信,说徐州来了一支人马,准备前来高密。要找公子算账。”
“徐州的人,找我算账?”
刘闯闻听,顿时愕然。
徐州,那不就是吕布的人吗?
刘闯犹豫一下。连忙问道:“可知道对方主将何人?”
“却不太清楚,管将军说。请公子做好准备。”
也就是说,管亥要放行?
管亥是不可能背叛刘闯,他既然要放行,那肯定只有一个原因:徐州来人,并没有恶意。
想到这里,刘闯点点头。
“好了,我已知晓,你先回去吧。”
那信使匆匆离去,刘闯却眉头紧蹙。
徐州来人……我和吕布之间,似乎没有那么好的交情吧。
他回头看了一眼诸葛亮,却发现诸葛亮也是一脸茫然……得,这种事估计问他,他也不太清楚。
“咱们回去吧。”
刘闯翻身上马,带着诸葛亮等人返回高密。
哪知道,在郑家别院门口,他却被人拦下。
“你,就是刘孟彦!”
那人看年纪,大概在二十出头,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
刘闯示意周仓把那人放过来,因为他看得出来,这个人并没有什么危险。
“我就是刘闯,你是何人?”
“刘孟彦,快把我妹妹交给我!”
刘闯闻听顿时大惊,他瞪大眼睛,脱口而出道:“你哪位?你妹妹又是哪位?”
“我妹妹留下书信,说要来找你。
你休要否认,我有书信为证。”
那人上前抓着刘闯的胳膊,怒声喝道。
这一下,刘闯是真的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