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章 诸葛小儿初成长【三】(第4/5页)
此人,赫然就是朐县的张神医。
张神医本名张果……哦,可不是张果老的那个张果。他在族中行九,故而大家都称呼他九公。
张九公与麋芳关系极好,而且对刘闯叔侄感官不错。
他曾师从华佗,后回到家乡行医……可是在这小小的朐县,病人无非是头疼脑热的小病,根本没有机会让他施展拳脚。太严重的病症,张九公治不好;太简单的病症,又显不出他本事。甚至连张九公精心炼制的金创药,似乎也没什么销量,让他感觉着,实在是无趣……
麋芳返回朐县后,便邀张九公一同前来。
虽说刘闯当初杀的那个张林也是张九公的族人,但张九公和张林之间,却并不存在什么感情。
所以,刘闯杀了张林,张九公也没什么怨言。
相反当麋芳邀请他同行的时候,张九公听闻刘闯乃中陵侯刘陶之子,便二话不说,点头答应。
“先生,我姐姐他……”
诸葛亮忙迎上前去。颇有些紧张的问道。
张九公笑道:“不过是得了风寒,并非什么大病。
我已开了方子,让人去煎药,休息几天,便没有大碍,不必太过担心。我还要去看看你家那些家臣的伤势,就不奉陪了。两位公子若有事情,只管进去。不过,别太久。饶了大娘子休养。”
诸葛亮,忙不迭道谢。
送走张九公,他带着诸葛均走进小帐。
病榻上,诸葛玲蜷卧在褥子上,看上去精神已经好转许多。
“二弟。怎不带三弟去休息?”
诸葛亮和诸葛均走到榻旁,诸葛均便趴上榻椅,头枕在诸葛玲的腿上,活脱脱一个小孩子模样。
诸葛玲也没有赶他,而是笑着揉了揉他的脑袋。
“二弟此来,可是问以后打算?”
诸葛亮点头道:“是啊,我正想与姐姐商议。下一步该如何是好。
大兄与母亲远在江东,恐怕一时间也无法联络;叔父被害,家中也只剩下你我姐弟三人,该何去何从?”
诸葛玲脸上露出一抹苦涩。“孔明问我,我也不知。”
她叹了口气,低声道:“要说起来,去荆州倒是最好的一条出路。
叔父与刘荆州有些交情。否则当初刘荆州也就不会请他出任豫章太守……而且,大姐嫁去荆州也有两载。听说她与蒯家哥哥颇为恩爱,咱们若真个投奔荆州的话,也能有个照应。
可是由此地前往荆州,路途可是非常遥远。而且方才来的路上,我听三娘子说,这一路上也不是很太平。而今家臣们死的死,伤的伤,能保护咱们的人已不多。
而咱们还带了那许多钱两,万一……
三娘子说,人心叵测,实难防范。我也担心,咱们到不得荆州。而且叔父已不在,刘荆州会收留你我吗?”
原来,诸葛亮有两个姐姐。
大姐早在两年前,就由诸葛玄做主,许配给荆州蒯氏家族中的子弟。
“这个……”
诸葛亮摸了摸鼻子,有些犹豫。
“孔明,你以为那位刘公子,如何?”
“嗯?”
诸葛玲突然道:“方才我在车上,也问过三娘子关于刘公子的事情。
原来,刘公子根本不是麋家的家奴,甚至连僮客都算不上。三娘子说,早年间刘公子随叔父逃难来到朐县,由于刘公子在逃难途中受了惊吓,以至于很多事情都有些记不太清楚。当时,是三娘子的父亲,也就是麋老太公收留了刘公子叔侄,刘公子叔父便用为麋家做事,来偿还恩义。
要这么算来,背主家奴一说,就有些不太真实。
我听三娘子说,似乎是刘使君想要娶她为妾,而麋家大老爷也有意借此机会,攀附刘使君,便逼着三娘子嫁于那位刘备。三娘子和刘公子,是青梅竹马,所以刘公子才一怒反出朐县。”
诸葛亮闻听,不由得一愣。
“人道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却不想这里面还有如此多的内情,原以为那位刘公子是大恶人,而今看来,倒也不尽然……”
“是啊!”
诸葛玲也忍不住感叹道:“说起来,刘公子过得倒也的确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