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弥勒净土血莲台 第九章 种子(下)(第3/4页)

“好吧,大锤子爷爷,我答应你!”

郑言庆点头答应,也让雄大锤高兴万分。

临走的时候,言庆把牢头拉到一边,塞给牢头两贯铜钱,“童大人,大黑子是我兄弟,你帮忙多照顾一些。把他那牢室清理一下,换上一副新褥子。这点钱权作给大人的喝酒钱,若是照顾的好,等大黑子出来,我郑言庆还有心意奉上。”

牢头先是一怔,惊讶的张大嘴巴,“您是半缘君?”

“你认识我?”

郑言庆既然报上了名字,就没有打算隐瞒什么。钱可通鬼神,但这名气,却能压得人低头。

牢头连连点头,“郑先生这钱,小的万万不敢收。我非常喜欢您写的那部《三国演义》,没想到……郑先生您只管放心,只要我童环在这里一天,就亏不着大海兄弟。”

“钱,你还是收下!”

郑言庆把铜钱塞进童环的怀中,“大海就拜托您了。我也不想您为难,只要能在您力所能及的范围中,多关照他一下就可以。”

童环说:“郑先生放心,我一定会把大海当成自己的兄弟照顾。”

在士林中,言庆写三国演义,似乎是市井俚文,上不得台面。可是在市井之中,却对这三国演义推崇倍至。毫无疑问,童环是言庆的粉丝,这效果远胜钱帛。

“童头,刚才那人是谁啊!”

郑言庆等人走后,其他的狱卒凑过来,好奇的询问。

童环犹自无比激动,好半天一拍大腿,“他娘的,半缘君就是半缘君,比那些酸书生可是强多了……刚才那个少年,他娘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半缘君他老人家。

你们都给我听着,以后对雄大海都客气一点。

这雄大海是半缘君的兄弟,人家半缘君可是拜托我了,你们哪个敢捣乱,老子让你们好看。”

众狱卒闻听,一片哗然!

※※※

郑言庆也没有想到,他在那些狱卒当中,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探望过雄大海之后,一行人先回了住处,让郑言庆取来马匹。又叫上了王正,让雄威赶车,往竹园行去。

车上,三个老头窃窃私语,也不知道在说什么。

郑言庆则骑在马上,跟着马车后面,一路走过来,却发现这道路两边,有许多衣衫褴褛者。

“威叔,最近洛阳城里,好像有不少流民啊。”

言庆催马上前,和雄威并排而行,“没听说哪儿有天灾,这些流民是从何而来?”

“不是天灾,是人祸!”

“啊?”

雄威压低声音,“年初时陛下下令疏通通济渠,动用了大量人力。我听人说,荥阳、颍川两地大量土地被荒废,以至于一些地区秋后是颗粒无收,难以为继。”

郑言庆恍然大悟,轻轻点头。

可是,这种情况下他也无法给予这些流民太多帮助。但愿得朝廷会有所作为吧……反正在言庆的印象中,隋炀帝杨广早期,并没有出现太多的暴动和叛乱。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言庆脑海中浮现出一曲小令,那最后一句,岂不正是眼前的写照吗?

原本心情尚好,却突然间消沉下来。

一行人回到竹园以后,郑言庆突然说:“爷爷,最近恐怕会有些混乱,咱们应该请几个护卫回来。”

郑世安疑惑的问道:“能有什么混乱?”

“刚才回来的路上,我看到有不少流民经过。咱们这竹园,位于洛阳城外,也没什么防护,很容易遭人算计。依我说,得请几个护卫过来,也能为竹园添些防御。”

王正闻听,连连点头。

“大鼻子,庆娃儿说的没错,咱们应当未雨绸缪。

不过这护卫可不好找,要有真本事,品性也不能差了。否则他和那些流民联手,岂不是引狼入室?”

“又要好武艺,还得品性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还真不容易找到啊。”

郑世安一下子犯了愁。言庆说的有道理,王正说的也不错。可问题是,这样的人,去哪儿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