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延禧继位(第5/8页)
大康六年三月,耶律洪基册封耶律延禧为梁王,加守太尉,兼中书令。皇后萧坦思生不出儿子来,见耶律延禧被封为梁王,心生嫉恨,耶律洪基将萧坦思贬为惠妃,出居于乾陵。并将她的妹妹萧斡特懒赶回了娘家。她们的母亲燕国夫人削古见两个女儿落到如此下场,遂怀恨在心,以巫蛊之术诅咒耶律延禧,事发被杀。萧坦思也因此被贬为庶人,囚禁于宜州。耶律洪基为了孙子耶律延禧的安全,特派了六名旗鼓拽剌(勇士)随身保护他,并诏令如有不轨之人接近耶律延禧,当场格杀勿论,不用奏报。
大康七年冬,耶律乙辛出卖宫中禁物败露,并以“鬻禁物于外国”的罪名,削去官职,按律当斩,但因为他的死党耶律燕哥为其求情,免去死罪,浑身挂满大铁链,囚禁于来州。
耶律洪基知晓了皇太子耶律浚的真正死因,追悔莫及,下诏追封耶律浚为昭怀太子,并以天子礼仪将其移葬于玉峰山。大康九年,耶律乙辛看到大势已去,私藏兵器,密谋投奔宋国,事发后被皇帝下诏缢死。当初皇后萧观音被耶律乙辛诬陷,用一条白练悬梁自尽,如今耶律乙辛也是由一根绳子送上西天,结束了他奸诈弄权、罪恶多端的一生。
皇后萧观音和太子耶律浚被害案,被株连的大臣官位品级之高,人数之多,有史以来,实属罕见。耶律乙辛等奸臣排除异己,陷害忠良,党争之乱给强盛的大辽国造成严重的内耗。而作为一国之君的耶律洪基老迈昏庸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当年在耶律乙辛、张孝杰等人害死皇太子后,大摆筵席弹冠相庆,不辨忠奸的耶律洪基竟然在酒宴上对其二人大加赞赏:“耶律仁先、耶律化葛因有大贤大智,受到了先帝的重用。朕有耶律乙辛、张孝杰两位大臣,其智德贤能不在耶律仁先、耶律化葛之下,朕重用贤人,堪与先帝媲美。”
耶律洪基知道妻子之贤、儿子之才,却不能辨耶律乙辛之奸。他最亲近的人,莫过于萧观音和耶律浚。奸臣杀其亲人而不知,忠臣直言进谏而不悟,真让人为之扼腕痛惜。
时至今日,耶律洪基方如梦方醒。他见皇后萧观音、皇子耶律浚均被耶律乙辛施奸计害死,痛悔自己被其蒙骗,忧思忏悔,日夜追忆当年与萧观音一起养育子女,诗词唱和,夫妻恩爱;儿子年少聪慧,文武双全,全家其乐融融。而今两个亲人与自己阴阳两隔,黄泉陌路,而自己却已是黄昏暮年,虽身居皇位,亦是表面的繁华,与天涯孤旅无异。
往事历历在目,耶律洪基每每想起,都是痛悔不已。
好在皇孙耶律延禧尚在,耶律洪基万分庆幸,是萧兀纳及时地发现了耶律乙辛的阴谋,从而避免了又一场悲剧的发生。
耶律洪基为了表彰萧兀纳的忠良,遂封其为兰陵郡王。朝中大臣亦叹服萧兀纳的慧眼识奸,称其与古代的社稷大臣无异,耶律洪基又授予萧兀纳殿前都点检之职。耶律洪基对王师儒、耶律固等大臣说:“萧兀纳忠良淳厚,功勋卓著,虽狄仁杰辅佐大唐、耶律屋质拥立穆宗,也不过如此而已。你等应该将他的耿耿忠心转告给燕王延禧,让他知道萧兀纳是大辽的忠臣,在朕百年之后,当以父事之。”
耶律洪基将对皇后和太子的未尽之爱,全部倾泻给了他的孙子。大安七年,已经是燕国王的耶律延禧被加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加尚书令,总领北南枢密院使。
耶律洪基一直对自己没有能明辨耶律乙辛之奸而深深痛悔,他告诫耶律延禧说:“皇孙在储君之位,朕一心一意为你治理整顿天下。你不要忘记祖宗淳厚之风,以勤修道德为孝,明信赏罚为治。将来你有朝一日君临天下,当修身养德,亲贤远小,一定要记住朕所犯的弥天大错。”
耶律延禧急忙跪在地上说:“皇爷爷教训的是,孙儿都记住了。”
耶律洪基取出太祖、太宗当年东征西杀时穿的铠甲,指着上面累累的箭创枪痕,对耶律延禧说:“太祖奋自荒陬,驰驱中夏,涨幽、燕而胡尘,吞八部以高啸,太祖之兴,燎灰灼原矣!太宗承祖父遗基,擅遐陬英气,控弦鸣镝,径入中原,攻城略地,亲冒箭矢,浴血奋战,方创我大辽基业,孙儿当思我大辽江山来之不易,切勿禽色俱荒,嬖幸用事,委任非人,而使我大辽江山倾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