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争粮(第3/4页)

指着身旁一个案几,王斗双目一扫,他的对面是宣府参将张岩,下首是游击将军李见明与温辉,陈安似是回城,不见他的身影,郭英贤身旁空的案几,似乎便是招待陈安的案桌。

不过郭英贤是总兵杨国柱的中军亲将,可以坐在张岩的对面,自己哪能?

他走向最下首的一张案几,道:“末将就坐这好了。”

看王斗年纪轻轻的,便如此懂得进退,杨国柱缓缓点头,张岩也是若有所思地看了王斗一眼,李见明与温辉脸色也和缓一些。见王斗坐下,欠了欠身,对王斗点头示意。

郭英贤却不满意,拿着自己的大碗,端着酒壶大步过来,叫道:“王将军来晚了,当罚酒三杯。”

王斗道:“好,我认罚。”

一口气连干三碗,温热的米酒入怀,王斗头有些晕,郭英贤对王斗竖起了大拇指:“够爽快。”

他斜眼瞧着王斗身后的韩仲,怪声笑道:“小子,是不是嘴馋了?敢不敢跟老郭我干个三碗?”

王斗曾有规定,行军打仗军中不得饮酒,韩仲是个酒鬼,早馋了多时,他叫道:“干就干,谁怕谁?”

眼巴巴地看着王斗,王斗略一点头,韩仲大喜,抢过一个大碗,跟郭英贤连干三碗,郭英贤有些踉跄,韩仲倒是面不改色。

杨国柱哈哈大笑:“王将军,你的部下,尽多慨歌豪爽之士。”

吩咐在王斗身后摆了几张案几,让韩仲,温方亮,谢一科三人坐下。

初接触到这种高层次的宴饮,帐中济济一堂至少都是千总以上的将官,三人也是兴奋得脸上通红。

杨国柱举起大碗,道:“众位兄弟,为王将军千里来援,我们干一杯。”

王斗站起身来道:“为军门贺,干杯。”

众人一饮而尽。

此后帐中气氛热烈起来,帐中摆着一口大锅,热腾腾地煮着一锅羊肉,旁边的火炉上,还烫着一几大壶的热酒。帐中亲兵忙个不停,不断为各将添肉加酒。

众人大口大口吃着煮出来的肉食,一边往口中倒酒。各人都是武人,行为粗野,很多人嫌筷子不好使,用手抓着羊肉吃,吃得满嘴满手流油。营兵中论起粗野,比卫所守兵过份得多。不过他们是职业军人,只要粮饷充足,打起仗来,那是卫所官兵远远不如。

王斗起身敬了杨国柱等人一碗酒,同时他也是各人敬酒的对象。甚至各将身后一些千总,中军之类的人物,也是不断向王斗敬酒。不知是真心敬佩结交,还是嫉妒王斗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借机要王斗难看。

除了在场几个参将,游击之类的人物外,余者各人的敬酒,都由温方亮,谢一科,韩仲三人接了过去。谢一科喝点酒又发酒疯,双手紧紧抓住一个四十多岁的千总,连称他为老弟。

下首各人,倒以参将张岩最为文雅,他缓缓地喝着自己的酒,偶尔喝口肉汤,他忽然对杨国柱道:“军门,末将在军中,曾听闻京师有意与奴贼议和,此事不知是真是假。”

帐中各人都是静了下来,王斗也是不动声色放下碗筷。

杨国柱眉头皱起,对这个传言他也颇为忧虑,各镇将士千里来援,得到的却是这个消息,对军心士气打击颇大。当然也有一些怕死之辈心下窃喜,不用与鞑子兵作战了。

杨国柱缓缓道:“不用理会那些流言,几日前,圣上曾赐卢督臣银两、健马、铁鞭等物,温勉有加,料想战意甚锐。我等身为宣大官军,只需随督臣杀敌报国便可。”

卢象升在宣大三镇威望极高,听了杨国柱的话,张岩不再说什么,他只是道:“军门,我等到昌平也有多日,这粮草的供应一直不足,将士们千里勤王,总不能饿着肚子打仗吧,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杨国柱眉头紧锁,大明连连饥荒,京畿之地粮草一直不足,更不要说几万勤王之师云集昌平,需要的粮草更是天文数目,哪里供应得过来?宣大三镇的官兵,断断续续得到一些粮草,难以支持大军行动。

前些日崇祯皇帝赏赐援军几万两白银,卢象升更是将赏赐给自己的银子尽数分给将士,深得援兵之心。只是眼下四下清兵密布,就是有银子,也难买到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