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4章 最昂贵的实验室(第4/6页)
而后半部分则是一个个类似与书架的木框,一列列,排放的非常整齐。
“这是什么?”
怪九郎指着那滚筒问道。
李奇笑道:“这可以说是滚筒,也可以说是摇筒,因为我考虑到你们可能需要摇晃某些药物,就跟调酒一样,也需要摇晃,促成它们融合,故此在这里安置了摇筒,你们可以将药物放入里面,转动把手,使其震动摇晃,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用,但是有胜于无。”
怪九郎笑呵呵道:“想不到你考虑得如此周到。”
李奇笑道:“我更喜欢你用专业来形容这一切。”说着他双目一扫而过,介绍道:“其实这五间屋子就是青霉素的培养箱,它最大的特性就是它可以保持恒温。”
“恒温?”
其余三人异口同声道。
“就是冷热不变。”
李奇一笑,道:“我虽然不懂医术,但是我懂做菜,在很多腌制的菜式当中,同样需要食物先发霉,比如那霉豆腐,而且在制作霉豆腐时,冷热同样是非常关键的,青霉素同样也是如此,所以我想青霉素对这温度的要求肯定也是非常高,故此我在建造这培养箱时,将这一要素考虑了进去。
你们方才不是问这房子的底层为何建这么高,道理很简单,就是下面其实是一个火坑,天气冷的时候,可以在下面烧火,控制屋内温度,至于天气炎热的时候,由于这里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后面两座大山可以挡去不少阳光,所以再热的天气,这里也不会很热,要实在是太热了,太师医院有冰窖,可以从那里取冰降温。”
怪九郎眉头一皱,道:“可是即便如此,你又怎么知道这冷热是高是低了,如果不知,你就无法保持恒温。”
“这就全靠它了。”
李奇说着往左边的墙上一指。
怪九郎三人转头一看,只见墙上挂着一个奇特的事物,底座是木板,表面是一个玻璃管,玻璃管中装有红色的不明液体。
刘云熙好奇道:“那是什么?”
“温度计。”
李奇走过去,解释道:“这里面装着的是水银,由于水银受热会膨胀,受冷则会紧缩,故此随着温度的上升,玻璃管里面的水银也会跟着上升,反之下降,这木板上面还有刻度,你们可以先通过反复的实验,找寻出最何时培养青霉素的温度,然后就可以利用下面的火坑控制温度了。”
“妙!妙!这真是太妙了!”
怪九郎在这之前从未想过,原来医术能够精确到如此,这构造实在是太精妙了,让人叹为观止。
李奇又道:“由于目前的水平有限,只能造出这么大的温度计,而且只能测量室内温度,一旦水平得以突破,就可以制造出更为细小、精确的温度,到那时候就能够准确的测量出人体的温度,或者说人体的某一个内脏的温度。”
这听得怪九郎他们是倒抽一口冷气,那温度计的温度是直线下降啊!
这真是太夸张了,对于当下的知识层面,是一个极大大跃进,是难以理解的跃进。
这些可都是玻璃带来的,如果事先没有弄出玻璃,李奇绝不敢乱弄什么实验室,别青霉素没有弄出来,反倒捣鼓出一堆的病毒来,这科学是非常严谨的,必须得有工业基础。
而在玻璃出现以后,李奇才开始慢慢往这边发展,可是要知道,他等这玻璃可是等了将近六年之久。
六年啊!
这里面有多少人的汗水。
但是,一旦玻璃出来,对于整个社会都是一个非常大跃进,玻璃带来的用处,实在是无法想象的。
这就跟火器一样,在研制火器的初期,李奇是费劲千辛万苦,从三司那边夺来炼铁坊,又花了不菲的代价研究新式铁,这马口铁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在这之前,他从未想过什么火炮之类的重型火器,在当时想这些,根本就不现实,因为没有工业基础,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任何火药都还是通过箭矢发射,跟以前没有太大的突破,只是火药的威力提升了很多。
如今这工业基础一旦满足了要求,火器那真是日新月异,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任何一项发明,在别人眼中好像都是凭空蹦出来的,其实不然,在那之前,一定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辛酸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