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 经世大夫(第2/5页)

李奇也站出来,道:“皇上,微臣以为太子殿下说的极是,这份功劳应该属于我大宋每一个人,绝不是某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宋徽宗点点头道:“好好好,二位爱卿说的真是太好了,这是我大宋臣民共同努力得来的。”说着他忽然停了下来,道:“你们这些大臣、士子若有功,朕可以直接封赏,但是那些商人,朕却不能一一封赏,这未免对他们太不公平了,那可不行。”说到此处,他又沉吟片刻,道:“在李奇尚未提出‘经济建设’这一词时,经济的意思乃是,经世济民,这与经济建设的初衷也十分吻合。这样吧,朝廷每三年选出一位为我大宋做出杰出贡献的商人,朕钦封他为经世大夫,六品官阶,并且朕亲自书写匾额赐予他。”

此话一出,底下是一片哗然。

这主意倒真是不错呀!操!难道这昏君开窍呢?李奇听得暗叫一声好。

宋墨泉站出来道:“皇上,这恐怕有些不妥吧,允许商人之后参加科考,已经是隆恩浩荡了,若再冠以大夫之名,天下士子恐怕难以接受。”

宋徽宗如今都被那几千万贯给冲昏头了,心情好到不行了,一挥手,道:“哎!宋爱卿未免有些过于拘泥小节了,这只是一个荣誉,没有任何权力,有何不可,不管是谁,只要能帮助我大宋赚几千万贯,朕也可以封赏他们。”

几千万贯?宋墨泉登时哑火了,哪里还敢有半点脾气,做不得声。

蔡京站出来道:“老臣以为皇上这个主意,真是太妙了。此举不禁能体现皇上圣明,还可以提高我国商人的积极性,必将能为我大宋带来更多的财富。”

在群臣当中,他是唯一一个了解宋徽宗心思的人,经过这次后,商人的势力得到了壮大,作为皇帝,自然得巩固皇权,笼络人心,决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对待商人了,这就是所谓的帝王之术。

其余大臣听罢,纷纷暗自沉吟起来,也立刻明白了宋徽宗此举的用意。后知后觉的李奇也是恍然大悟,暗想,皇帝毕竟是皇帝呀,他考虑的永远与别人不一样。

宋徽宗哈哈道:“还是爱卿你懂朕呀,朕正是这个意思。”

李邦彦忽然道:“那么谁将有资格首次获得这一荣誉呢?”

“这——!”

群臣的目光全部投向了同一个人。

不用说,肯定就是李奇。如今醉仙居称为民间企业的楷模,李奇更是商人的头头,选他是毫不为过啊!

宋徽宗心想,封给李奇,太没新意了,也不能体现他的皇恩浩荡,更加不能笼络商人的心。于是道:“李奇就算了,这经济使在我大宋已经是独一无二了,而且他本就是我大宋官员,这荣誉就让给别人吧。”

李奇哪里稀罕,忙道:“皇上说的是,微臣也不好意思要这荣誉。”

李邦彦又道:“臣倒是有一人选。”

“哦?爱卿快快说来。”

李邦彦呵呵道:“乃是太尉的公子,高尧康。”

“噗!”

他话音刚落,不少大臣就忍不住笑出声来。

不愧是浪子宰相啊!推荐的人都是这么风骚。李奇躲在后面一个劲的偷笑,若非碍于俅哥的面子,他估计也会笑出声来。

高俅面无表情的望着李邦彦,有一种想与他单挑的冲动。

宋徽宗一想到高衙内,登时哈哈大笑起来,但见俅哥面色不太好,又收住笑声,一本正经的问道:“朕倒想听听爱卿的见解。”

李邦彦正色道:“据微臣所致,高尧康所建立的青天慈善基金会,帮助了不少穷人,正是因为他的慷慨相助,以至于很多人都度过了难关,现在或工匠,或商人,或农夫,或船夫,很好的促进我大宋经济的发展,而且这不单单是某一方面,可以说十分全面,另外,上次凤翔事件,高尧康也是功不可没,这经世大夫,他是当之无愧。”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纷纷觉得也有些道理,高衙内为了得到百姓的称赞,可也是花了不少力气,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他的努力,还是任谁也不可轻易抹去的。只是鉴于高衙内的名声,又让他们感觉这挺别扭的。

高俅脸都烫红了,急忙站出来道:“皇上,孽子何德何能,能当此殊荣,微臣恳请皇上将孽子排除在外,否则,微臣这张老脸都不知道往哪里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