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10章.问鼎中原 第63节(第4/5页)

“怎么简单?刘备会伸着脑袋给我们砍?”张松嘲笑道。

“刚才你们说了,刘备是一头猛虎,这头猛虎会甘心待在益州?他在中原征战了十几年,他会甘心终老山林?他会眼睁睁地看着社稷倾覆,大汉崩溃?不,决不会……”董和非常自信地说道,“象袁绍、刘表、曹操、刘备这些人,个个都是当世人杰,他们志在天下,一个小小的益州对他们而言不过是块歇脚之地而已。”

“你是说,他要打关中?”张任惊喜地问道。

“如今社稷动荡,大汉摇摇欲坠,我们做为大汉臣子,应该挺身而出,为重振大汉而浴血奋战。”董和挥舞着双手,神情激奋地说道,“我们和刘备一起杀到关中,既能为拯救社稷而战,又能把刘备送出益州,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董和的一席话说得刘璋热血沸腾,当即站起来说道:“幼宰兄,请你速去雒城拜会刘备,说我们愿意为拯救社稷而奋战至死。”

刘备极力压制着心中的喜悦,两眼炯炯有神地望着对面的董和,脸上没有半丝表情。他对益州的战局一直很担心。杀了刘璋,要得罪一帮人,再杀赵韪,又要得罪一帮人。巴蜀乱成一团,北上关中随即成为泡影。没有益州的钱粮支撑,西路战场无法开辟。

刘备对益州非常陌生,他本来就没有迅速稳定益州的信心,而刘表对益州又势在必得,这让他萌生了早日离开巴蜀打进关中的想法。自已的天地在中原,不是在这个远离中原的崇山峻岭里,但占据关中,需要一个稳定而又有充足钱粮的后方,否则自己很难对抗北疆军,为此他忧心忡忡,一筹莫展。

刘璋的书信和董和的慷慨陈词让刘备数月来的忧愁一扫而光,他敏锐地抓住了益州局势的要害,迅速拟定了一个在最短时间内稳定益州的计策。

“我凭什么相信你们?”刘备微微眯起眼睛,冷声问道。

“将军大人和州牧大人都是刘氏宗亲,在社稷危难之际,这一点已经足够了。”董和说道,“难道将军大人愿意看到大汉江山落于一个蛮胡之手?”

“这种话我听得太多了。”刘备冷笑道,“给我看得见的凭据。”

“大人可以连夜率军南下,兵临成都城下。”董和拱手说道,“我们把所有关隘全部让出来。”

“哼……”刘备眼露嘲讽之色,“如果刘大人有诚意,请他亲自来见我。”

董和骇然变色。

“明日黄昏,雒城相见。”

****

五月初,函谷关。

函谷关南靠青龙山,北托邙山,坐西向东,前临涧水,关前更有“鸡鸣”、“望气”二台,气势雄伟。关隘两侧的城墙蜿蜒曲折,北抵黄河,南横洛水,绵延数百里,有似长城。

北疆军陆续到达关下,大营依谷水而建,连绵数十里,蔚为壮观。

初三日,麴义、杨凤、张白骑、张郃等北疆军大将聚集在关外的一座小山上,商议攻击部署。

“大将军一再交待,此次攻击时间充足,要尽可能利用攻城器械展开强攻,最大程度地减少伤亡。”麴义指着前方的雄关大声说道,“不要看它坚固,在我面前,它不过是一堆石头而已,转眼我就把它砸成让齑粉。”

诸将习惯了麴义的说话口气,一笑置之。

“大人,临车、冲车、愤辒、修橹、弩炮、石炮都已运到前线,将士们也已做好攻击准备,就等着大人下令了。”孙亲笑着问道,“何时开始攻击?”

“霹雳车还没运到,再等等。”麴义摇手道,“过年的时候,我听尹思大人说,这种霹雳车可发射六十斤左右的石头,射程也比过去的抛石车要远几十步,石头砸到地上,能陷入地面数尺,威力惊人。大战开始,我们先集中一百台石炮,轰它一天。”

“这里地形狭窄,攻击面太小。”杨凤遗憾地摇头道,“如果地形宽敞,我们可以让一万名强弓手同时射击。”

“到了洛阳,你就是让十万人同时射击也行啊。”高览笑道,“为了率先杀进洛阳,抢下这个头功,我看我们还是加快攻击速度为好。从大将军的语气中可以听出,他把突破洛阳外围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南北两军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