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9章.逐鹿中原 第72节(第4/10页)

“大人,如果我们留在中原战场,帮助袁绍和刘表迟滞北疆军的攻击速度,把战线稳定在河南,其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丢掉徐州。”程昱大声说道,“我们将被困在中原战场上,而曹纯因为占据徐州和简雍又打起来了,曹纯没有援兵,以他现有的兵力无法占据徐州全境。在这种情况下,北疆军怎肯错失机会?一旦李弘把战线稳定下来了,必定会以最快的速度征调军队南下杀向徐州。另外,我们还要考虑到臧霸在得知北疆军中原大捷后,极有可能再次倒戈,和北疆军握手言和,双方联手从北海方向攻击徐州。”

曹操冷静了下来,他仔细想了一下,无奈叹了一口气。“好吧,我听你们的,南下徐州。不过,在离开之前,我们给袁绍、刘表、刘备各写一封信,把我们南撤徐州的想法告诉他们。一来我们已经拱手让出了战场侧翼,北疆军的铁骑将迅速占据封丘、浚仪和中牟一线,请他们即刻西撤汴渠,不要再南下后撤了,以免陷入北疆军的包围,再遭全军覆没的命运。二来叫刘备不要南下了,就带着军队守在河南或者豫州吧。我不想在这个时候主动挑起内讧,让李弘白白捡个大便宜,让社稷因此而败亡。”

荀彧、程昱和郭嘉三人互相看看,都点了点头,同意曹操的想法。

过去曹操设计南下攻占徐州,是建立在联军击败北疆军,袁绍实力骤增的基础上。那时曹操的主要目的是自保,是逃脱袁绍的诛杀,其次才是为了东山再起。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联军大败,河北实力骤增,众人要想保住自己的性命,要想支撑摇摇欲坠的大汉社稷,就要齐心协力联手共抗李弘。这时如果大家还要闹内讧,就不仅仅是自取灭亡,而是直接倾覆社稷了。

曹操在现今这种危急情况下南下徐州,从整个大局来说,完全是为了抢在北疆军之前保住徐州。虽然曹操有保存实力之嫌,但也是联军所迫切需要的。目前在联军里,能及时赶到徐州并且能守住徐州的,也只有曹操这一支军队了。如果袁绍在撤退途中能想到徐州的危急,也只有让曹操率军去守徐州了。

荀彧当即拟写书信,把曹操南下徐州和可能因此而产生的诸多对联军有利的事情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曹操命令信使即刻出发,飞速赶到延津,迟恐不及。

下午,曹操和曹洪等人带着大军,火速南撤。

****

九月初七,邯郸。

平阳亭大捷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邯郸,邯郸顿时沸腾了。

长公主喜极而泣,抱着报捷文书失声痛哭。十年了,从自己十一岁离开洛阳开始,至今整整十年了,今天总算看到了社稷中兴的希望。

中书令刘放、刺史郭策、魏郡太守丁立等冀州大吏纷纷前来恭贺,行辕内喜气洋洋,鼓声震天。

长公主待自己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后,马上召集大臣们商议战后事宜。

中原战场在送来报捷书信后,马上又送来了大将军的奏章。大将军在奏章中禀报了大战后的攻击之策,认为以目前的粮草屯积数量来看,很难确保大军能在一个月内全取河内,占据河南大部,兵逼洛阳。所以大将军建议即刻撤回大漠胡骑,以节省钱财,最大程度地保证大军能完成预定攻击目标。

在中原决战已经取得胜利,大军已经完全控制中原战局的情况下,即刻遣返大漠铁骑,既有利于中原稳定又有利于边塞安全,更能为朝廷节约大量财赋,没人不同意。当初长公主殿下力排众议,甚至亲自赶到大漠征调胡骑南下,也是背负了巨大的风险。现在胡骑南下中原的目标已经完成,虽然胡骑参战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天,但这已经足够了。

长公主随即下旨,命令左卫将军鲜于辅,漠北都护燕无畏等北疆大将,遵从大将军的命令,在近期内迅速率军退出中原战场,急返大漠。

大将军在奏章的最后,谈到了将士们的赏赐问题。大将军明确表示反对恢复五等爵位制。五等爵位制的恢复有它潜在的对社稷的巨大威胁,而当初大秦始皇帝之所以废除五等爵位制,正是因为这种威胁已经危害到了社稷的安全。本朝四百年来,一直实行二十等军功爵,其利远大于弊,无须再去修改。但考虑到现今朝廷中北疆大将多为列侯,在官爵上已经无法再赏,大将军因此建议朝廷增加列侯食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