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9章.逐鹿中原 第45节(第4/7页)
周山稍加思索,点了点头,“这种可能很大。我们夜间渡河,到了白天,船只全部散开了,敌人发现的可能太小。另外,我们刚刚渡河,叛军就增兵延津、胙城,他们的反应是不是太快了?”
“我们可以试探一下。”颜良说道,“我们立即在清水口集结船只,让张绣率军在清水口两岸往返调动,做出大军正在北渡黄河的假象。同时把大营后撤二十里,各军战旗照常悬挂,做出惑敌的假象。这时叛军如果在延津渡一带还没有渡河的迹象,就说明他们根本无意攻击河内,这一切都是假的。”
“大人还要实施偷袭之策?”周山吃惊地问道。
“怕什么?”颜良浓眉一皱,挥手说道,“叛军如果要出兵河内,他们就没有实力攻击我们,他们渡河的军队也将在汲县和获嘉一带遭到我们的迎头痛击。反之,他们如果声东击西,主攻方向是燕城。我们败一次又如何?我们败到了白马,叛军却丢掉了延津、酸枣,谁划算?等叛军知道后路被断,陷入前后夹击之时,必定要仓惶南逃。”颜良咬咬牙,奋力一挥手,“到时,我看他们还怎么逃?”
“传令文丑、张郃、张辽、徐晃,即刻出击,秘密赶到汲县、获嘉一带,等待我的攻击命令。”
“传令张绣,集结船只,指挥大军往返渡河,声势要造大一点。”
“急告赵云大人,快速渡河,不要在瓦亭停留了,直接北上屯兵于平阳亭,等待我的攻击命令。”
“传令大营各部,后撤二十里扎营。”
曹操得到斥候的急报。北疆军后撤二十里扎营,同时清水口上有数百艘大船在运送士卒,估计至少有近万多人渡河北上。
曹操大喜,急忙和刘备、辛评商量攻击之事。因为担心濮水河东岸的北疆铁骑会乘机渡河攻击,威胁自己的后路,曹操还特意在嘉亭方向加强了兵力。嘉亭方向的兵力增加了,胙城、延津方向的兵力除了原有的防守军队外,其余赶去佯装渡河的军队都要集结到燕城,以确保大军有足够的兵力一击而中。
刘备对此表示了担心。清水口距离汲县、获嘉只有一百多里,如果北疆军全速前进,一天之内就能赶到。一旦他们得到我们攻击其主力的消息,转而渡河南下占据了胙城、延津和酸枣,我们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刘备建议不要从胙城和延津方向征调兵力。
曹操不以为然。现在己方有五万多人,而对面的北疆军最多也只有四万多人。对面的北疆军都是冀州七大营的兵马,其中张辽彭烈在河内怀城,高顺吴雄先是出现在徐州后来又到了任城。除掉这两营兵马,再除掉他们在河南战场上的损失,最多也只有四万多人。如果斥候的探查没有错误,对面的北疆军大营里只有三万人了。以将近五万人的大军袭击敌营,稳操胜券。击败颜良后,我们固守燕城的目的已经达到,只要派一支军队北上追杀即可,其余大军则回守燕城,同时分兵去增援胙城和延津,以防北疆军的攻击。
在曹操看来,北疆军大败于燕城后,损失惨重,为了守住白马,他们会以最快的速度把支援河内的军队调回去,赶到河内的近万北疆军乘机渡河攻击延津的可能太小了。因为他们兵力少,一旦攻击不力被拖在胙城和延津,再想安全撤回对岸就难了。
在这支大军里,兖州军的数量占据绝对优势,曹操说一不二,刘备不好坚持。而辛评因为急于夺回白马将功折罪,更是极力怂恿曹操胆子要更大一点,干脆乘势直杀白马,把北疆军赶回濮阳城去。
攻击之策就这样定了下来。
****
第二天晚上,曹操在确定濮水河东岸的长垣、平丘和河内汲县、获嘉一带没有异常后,下令攻击。
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夏侯渊、高干统率由兖州军、徐州军、河南军组成的一万前锋军率先展开偷袭。他们杀进北疆军大营后,北疆军势必大乱,仓惶败逃。然后刘备、辛评带着后续两万大军开始追击掩杀。曹操自己带着一万多人坐镇燕城,以防万一。
黑夜里,颜良全身甲胄,端坐马上,手上的马鞭不停地摇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