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8章.箭在弦上 第19节(第3/4页)
长公主盯着司马朗,娇声问道:“司马大人,将来,如果你是朝廷太史令,你还会在史书上记载,这些铁骑都是外族铁骑,朝廷是借用外族铁骑平定了中原吗?”
蔡邕等公卿大臣已经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脸上的神情很平静。
张范、陈宫等大臣却是第一次知道这事,一时间陷入了沉思。这样做,当真可以吗?当大汉的百姓们看到数万胡族铁骑浩浩荡荡地杀进中原,他们能理解吗?冀州大战的时候,匈奴人和乌丸人加在一起只有一万人,当时他们夹在数万大汉铁骑中间,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大的注意,但是这一次……如果适得其反,激起了中原百姓的愤怒,让中原叛逆们同仇敌怕忾一致对外,那事情就复杂了,后果也就难以预料了。
大臣们的沉默让中书监内的气氛很压抑。
中书监令荀攸站了起来,“诸位大人,大家都要把目光看远一点,不要仅仅局限在现在。”
汉胡之间的仇恨,不会因为我们暂时征服了大漠就消失。我们如果一直用老办法对付胡人,不可能永久占据大漠,征战和仇杀还将世世代代继续下去。
先辈们曾经在边疆和匈奴人、鲜卑人,还有很多大小不等的胡族打了几百年的战,用尽了所有办法。千里追杀,威逼利诱,离间分裂,和亲,修长城,能用的办法都用了,但边疆还是狼烟四起,烽火连天。
大汉今日风雨飘零,平定天下只是中兴的第一步,后面的重建和振兴将更加艰难,任重而道远,仅靠我们这一代人远远不够。所以我们要竭尽所能,利用大漠现在还控制在我们手上的机会,尽可能把胡族对大汉的威胁降到最低,以便稳定边疆,给后人腾出更多的时间重振社稷。
把胡族的藩属国地位降为归属地位,把胡族人口编入大汉户籍,这仅仅是我们控制胡族的开始。
目前大汉还处在征战叛逆的时期,为了安抚和利用胡族,我们在尽可能满足他们要求的情况下,把他们的军队拉进战场,从而一点一点消耗他们的实力。
胡族诸部的军队数量少了,实力弱了,没有和我们抗衡的能力了,他们就会更加依赖我们。这时,我们才可以和他们坐下来,好好谈谈教化的事,谈谈废除奴隶的事,谈谈改领地为郡县的事,甚至可以谈谈胡族诸王是不是可以迁到京城的事。
在安抚和利用部分胡族的同时,剿杀和分裂另外一部分胡族,在以胡制胡和征调胡族铁骑平定天下的基础上,消耗和削弱胡族诸部的实力,继而达到控制、教化、驯服的最终目的。
当然了,这可能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之后的事,不过,这就是朝廷现在对外族的政策。
大臣们带着不同的心情离开了凤凰池。
长公主、丞相蔡邕、太尉徐荣、御史大夫刘和、尚书令李玮、中书监令荀攸六人走进了一间雅致的偏殿,继续议事。
“大臣们好象不是很理解朝廷的决策。”御史大夫刘和担忧地说道。
“诸位大人多费心,在不同的场合,和朝中的这些主事大臣们继续谈谈。”长公主不以为意地说道,“朝廷的决策,他们必须执行。”
“殿下今天选的时机不太好。”李玮笑道,“胡族诸王刚刚表示归属,殿下就说要征调他们的军队南下中原作战,大臣们一时还有点难以接受。”
“哼……”长公主冷笑了一声,“我要是说晚了,这些人肯定趾高气扬,仰着头看胡族诸王,非要把刘豹这些人气跑了不可。现在说,正好给他们一个警告,让他们清醒一点,不要看到胡族诸位低声下气,就把自己的小尾巴翘上天了。”
“已经翘上天了。”丞相蔡邕无奈地苦笑道,“殿下没有听到刘放大人的话吗?他要准备逼着胡族诸王释放奴隶了,简直是胡闹嘛。”
“这事不谈了。”长公主说道,“趁着胡族诸王还在晋阳盘桓的这几天,尽可能说服他们多派些族中的子弟到晋阳大学堂学习,年纪越小越好。”
“殿下这主意不错。”荀攸笑道,“让这些小孩从小学习大汉的经文,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十几年后,等到这些孩子长大了,北疆的形势可能会大有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