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2章 如临深渊 第13节(第4/5页)
“打下洛阳,我就帮你杀刘表。”孙坚让了一步,“荆州是你我兄弟的,谁敢占,我就杀了谁。”
袁术想了一下,叹了口气,怜悯而无奈地望着孙坚,“文台,洛阳真的打不下来了。”
袁术随即把袁绍在河阳大败,黄巾军即将肆虐州郡的事说了一遍,“骠骑大将军虽有心却无力,长公主和朝廷那帮阴险的老家伙,迟早要把那头豹子连皮带骨头吃得干干净净。”
孙坚沉默半晌,然后坚定有力地说道:“我走了。”
袁术看着孙坚高大的背影越走越远,心神蓦然震颤,鼻子霎时一酸,眼眶顿时便红了,他突然纵声叫道,“兄弟,活着回来……”
孙坚朝后挥挥手,头也不回地大步而去。
****
三月上,河内郡,清水口大营。
许攸,逢纪和陈琳匆匆返回河内,同行的还有冀州府的审配。
最近韩馥感到了袁绍对他施加的压力,心里有点惊恐不安。这次朝廷让他代理国事,暂掌权柄,让袁绍代领监御史。两个人的权柄加起来相当于控制了大半个朝廷,正好是一次重修旧好的机会。于是韩馥就派审配来探探袁绍的口风。审配早先准确预计到了朝廷形势的变化,这让韩馥对审配非常赏识,对审配也逐渐倚重起来。
晋阳朝廷的应变之策都在袁绍等人的预料之中,唯独大出意外的是骠骑大将军李弘对权柄的拒绝。由于李弘拒绝主政,韩馥顿时权重。这让袁绍拿下冀州军政权的难度大大增加。其次就是袁滂的那句话。
袁滂这句话大有深意,绝不能简单理解为朝廷支持袁绍赶走韩馥,执掌冀州军政。这句话里一定还隐藏着更重要的内容。
沮授、许攸、荀谌、淳于琼、曹操等军政大吏围坐四周,一边互相议抡,一边发表各自的看法。(河阳大败后,袁绍急书屯兵濮阳的曹操到河内相助。)
袁绍背着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时不时也停下来倾听一下幕僚们的高见。
“我看,朝廷要杀大人,要杀尽讨董联盟中的州郡大吏。”田丰一语惊四座。大帐内顿时安静下来。
田丰是二月底赶到河内袁绍大营的,这期间,袁绍、沮授、荀谌等人数次去信相邀,田丰考虑再三,最后还是接受了袁绍的征辟。田丰不是摆架子不来,而是有点诚惶诚恐,瞻前顾后。田丰虽然出身门阀世家,但他祖上是旁支,家道已经中落。他做过的最大官是信都令,他的声望和审配、沮授等大名士也不能相提并论,但他有才华,性情刚直,在冀州颇有盛名。袁绍知道田丰这个人,是因为审配的举荐,后来沮授也大加赞赏,袁绍这才重视起来,于是亲自书信相邀。袁绍天下闻名,又是袁阀家主,这让田丰很担心,如果自己的才学不能让袁绍满意,那就很丢脸了,而且也让沮授和审配非常难堪。
审配抬头看看田丰,赞许地一笑。沮授不动声色地四下环视一眼,许攸、逢纪、郭图等人脸上尽是惊妒之色。沮授缓缓垂下眼帘,唇角掀起一丝嘲讽的笑意。
袁绍停下脚步,一脸的疑惑。这有什么根据?突然,他脑中灵光一闪,眼中顿显杀气。
赵岐老大人在送众人离开晋阳的时候,谈到了皇权和相权,谈到了文景盛世,谈到了昭宣中兴。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一带而过,但审配却从中听到了赵岐的弦外之音。由于赵岐说得非常隐蔽,许攸和逢纪都没有注意到,刚才向袁绍禀报晋阳之行的时候,两人提都没提。不过,审配适时做了一些补充。审配注意到,他的补充,只有沮授和田丰非常认真地听了进去。
田丰从赵岐老大人的寥寥数语中,推断出了朝廷有改制之意。改制势必要触及皇权和相权的分配问题。过去孝宣皇帝改制失败就是因为皇权实在太过强大,相权无法将其削弱,随着孝宣皇帝的驾崩,一些利国利民的国策也就烟消云散了。皇帝不愿意执行,朝廷有什么办法?现在天子蒙难,社稷危亡,皇权被极度削弱,正是改制的最佳时机,但随之而来的根本问题是改制中皇统如何解决?在皇统问题上双方存在着巨大的分歧。长公主、晋阳朝廷和骠骑大将军要尊奉当今天子,而袁绍和韩馥,还有一帮州郡大吏,则坚持要废黜当今天子,重建皇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