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史篇】 三国人物介绍-蜀(上)(第16/19页)
历史评价:
诸葛亮:①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②其人,凉州上士也。
③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④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
廖化:“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於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
傅玄: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脩布衣之业。
邓艾: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故穷耳。
钟会:①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 ②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暢华夏,远近莫不归名。
郭颁:时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右。
曹奂:蜀所恃赖,唯维而已。
常璩: 姜維才非亮匹,志繼洪軌,民嫌其勞,家國亦喪矣。
陈寿: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
干宝:姜维为蜀相,国亡主辱弗之死,而死於锺会之乱,惜哉!非死之难,处死之难也。是以古之烈士,见危授命,投节如归,非不爱死也,固知命之不长而惧不得其所也。
孙盛:①盛以永和初从安西将军平蜀,见诸故老,及姜维既降之后密与刘禅表疏,说欲伪服事锺会,因杀之以复蜀土,会事不捷,遂至泯灭,蜀人於今伤之。盛以为古人云,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其将至,其姜维之谓乎!邓艾之入江由,士众鲜少,维进不能奋节绵竹之下,退不能总帅五将,拥卫蜀主,思后图之计,而乃反覆於逆顺之间,希违情於难冀之会,以衰弱之国,而屡观兵於三秦,已灭之邦,冀理外之奇举,不亦闇哉!
②异哉郤氏之论也!夫士虽百行,操业万殊,至於忠孝义节,百行之冠冕也。姜维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违君徇利,不可谓忠;捐亲苟免,不可谓孝;害加旧邦,不可谓义;败不死难,不可谓节;且德政未敷而疲民以逞,居御侮之任而致敌丧守,於夫智勇,莫可云也:凡斯六者,维无一焉。实有魏之逋臣,亡国之乱相,而云人之仪表,斯亦惑矣。纵维好书而微自藻洁,岂异夫盗者分财之义,而程、郑降阶之善也?
裴松之:①盛之讥维,又为不当。于时锺会大众既造剑阁,维与诸将列营守险,会不得进,已议还计,全蜀之功,几乎立矣。但邓艾诡道傍入,出於其后,诸葛瞻既败,成都自溃。维若回军救内,则会乘其背。当时之势,焉得两济?而责维不能奋节绵竹,拥卫蜀主,非其理也。会欲尽坑魏将以举大事,授维重兵,使为前驱。若令魏将皆死,兵事在维手,杀会复蜀,不为难矣。夫功成理外,然后为奇,不可以事有差牙,而抑谓不然。设使田单之计,邂逅不会,复可谓之愚闇哉!②郤正此论,取其可称,不谓维始终行事皆可准则也。所云“一时仪表”,止在好学与俭素耳。本传及魏略皆云维本无叛心,以急逼归蜀。盛相讥贬,惟可责其背母。馀既过苦,又非所以难郤正也。
郤正: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人物之陈到
字:叔至
时间:?——230
籍贯:豫州 汝南郡(今河南驻马店一带)
曾任官职:征西将军、亭侯
历史年表:
陈到于刘备在豫州时成为刘备属下,随刘备转战四方,名位常亚于赵云,都以忠勇著称。
蜀后主初期(223、224年左右),陈到被任命为护军、征西将军,封亭侯。
226年,诸葛亮准备北伐,欲移军汉中,于是在永安驻守的李严移屯江州,留下陈到驻守永安。陈到被任命为永安都督,仍归李严统管。诸葛亮在与兄诸葛谨的信中提到:“陈到所督,是先帝帐下的精锐,蜀国的上等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