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史篇】 三国人物介绍--吴(第11/30页)
历史评价:
陈寿: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
人物之太史慈
字:子义
时间:166——266(寿41)
籍贯:青州 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
容貌: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
官职:建昌都尉
家庭成员:子:太史享
人物传记:
三国时东吴名将。猿臂善射。少年时受郡命劫州章,表现果断,因而知名于世。曾于辽东避难,后助北海相孔融对抗黄巾管亥,善用勇略,为孔融联结平原相刘备,击溃贼众,声名更噪。其后归同郡扬州刺史刘繇,与孙策鏖战,共相抗衡。后刘繇败死,孙策擒获太史慈,策慕其高义,求为其将,慈慨然许诺。太史慈更替孙策招谕刘繇残军归顺,守言应诺,恪遵信义,始终如一,弭息诽论。刘表从子刘磐,十分骁勇,数度作寇于艾、西安诸县;孙策分海昏、建昌作六县,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督诸将兼治海昏,共拒刘磐。后孙权以太史慈能克制刘磐,委以南方大事。慈于建安十一年卒。
历史评价:
陈寿:太史慈信义笃烈,有古人之分。
孙策:①太史子义虽气勇有胆烈,然非纵横之人。其心有士谟,志经道义,贵重然诺,一以意许知己,死亡不相负,诸君勿复忧也。②太史子义,青州名士,以信义为先,终不欺策。
人物之吕范
字:子衡
籍贯:汝南细阳
容貌:有容观姿貌
官职:大司马
家庭成员:妻:刘,子:吕据
历史年表:
避乱寿春,孙策见而异之,范遂自委昵,将私客百人归策。时太妃在江都,策遣范迎之。徐州牧陶谦谓范为袁氏觇候,讽县掠考范,范亲客健兒篡取以归。时唯范与孙河常从策,跋涉辛苦,危难不避,策亦亲戚待之,每与升堂,饮宴於太妃前。
后从策攻破庐江,还俱东渡,到横江、当利,破张英、于麋,下小丹杨、湖孰,领湖孰相。
策定秣陵、曲阿,收笮融、刘繇馀众,增范兵二千,骑五十匹。
后领宛陵令,讨破丹杨贼,还吴,迁都督。
是时下邳陈瑀自号吴郡太守,住海西,与强族严白虎交通。策自将讨虎,别遣范与徐逸攻瑀於海西,枭其大将陈牧。又从攻祖郎於陵阳,太史慈於勇里。七县平定,拜征虏中郎将,征江夏,还平鄱阳。
策薨,奔丧于吴。后权复征江夏,范与张昭留守。
曹公至赤壁,与周瑜等俱拒破之,拜裨将军,领彭泽太守,以彭泽、柴桑、历阳为奉邑。刘备诣京见权,范密请留备。
后迁平南将军,屯柴桑。
权破羽还,都武昌,拜范建威将军,封宛陵侯,领丹杨太守,治建业,督扶州以下至海,转以溧阳、怀安、宁国为奉邑。
曹休、张辽、臧霸等来伐,范督徐盛、全琮、孙韶等,以舟师拒休等於洞口。迁前将军,假节,改封南昌侯。时遭大风,船人覆溺,死者数千,还军,拜扬州牧。
黄武七年,范迁大司马,印绶未下,疾卒。权素服举哀,遣使者追赠印绶。及还都建业,权过范墓呼曰:“子衡!”言及流涕,祀以太牢。
历史评价:
陈寿:①性好威仪,州民如陆逊、全琮及贵公子,皆脩敬虔肃,不敢轻脱。其居处服饰,於时奢靡,然勤事奉法,故权悦其忠,不怪其侈。②吕范以旧臣任用,若范之越隘,得以吉终
孙权:吕子衡忠笃亮直,性虽好奢,然以忧公为先,不足为损。
人物之朱治
字:君理
时间:156——224(寿69)
官职:安国将军
家庭成员:子:朱才
历史年表:
初为县吏,后察孝廉,州辟从事,随孙坚征伐。
中平五年,拜司马,从讨长沙、零、桂等三郡贼周朝、苏马等,有功,坚表治行都尉。
从破董卓於阳人,入洛阳。表治行督军校尉,特将步骑,东助徐州牧陶谦讨黄巾。
会坚薨,治扶翼策,依就袁术。后知术政德不立,乃劝策还平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