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杂谈篇】 TChaptyang书友对长安兵变的分析(第5/12页)

大人笔下,大将军是神,不是人。这实在是个让人不得不感动的英雄,无论改革成败他这一生必将成就一段传奇。

但是啊但是,这看得人简直太他爷爷的郁闷了!!

===

其实,大汉写到这个地步已经是完全成功了,但大人可能还觉得不够,要把豹子写到生生累死才满意,这样本书才算彻底圆满了。估计那时候肯定得有人失去理智破口大骂的,咱报个名先。

===

站在历史的高度来作出选择总是容易的,因为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哪种改革方式真正适应社会潮流,但豹子他没有恢复后世的记忆,他并不知道这条路走不走得通,他凭什么会选择这样一条路?要知道,他这种理念在当时那个背景下叫短视,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议。

至高无上的皇权让士人经历党锢之祸付出上万条性命,大家深切认识到皇权必须加以限制,于是,门阀士人为此而战,他们亲手拉开乱世的序幕。北疆在战火中崛起,寒门士子在大将军的庇护下建立起乱世中唯一的净土,如果不是皇帝昏庸任由贪官污吏横行,大汉会有今天?这朝廷已经腐朽,根本不能信任,换句话说,祸国殃民的就是失道的昏君,皇权就是祸根。十多年后的今日,皇权已经式微到谷底,士人们已经迎来他们实现目标的最好时机。

丞相大人坚决要求制约皇权,这位老同志虽说是奔八十的人了,但他血仍未冷,当年在洛阳的所作所为足以说明此人在紧要关头能有多么的光棍。蔡老先生是个伟大的思想家,几十年的政治生涯都没能磨掉这位老人身上的书生气,没能消减他追求理想的狂热。在这位老人眼里,豹子是个好孩子,忠诚,宽厚,但是不够聪明,毕竟是个武人啊,到今天还口口声声忠于天子,居然都看不到皇权的危害!豹子手中有军队,这让老人家很忌惮,你就算不帮我可也别来坏事,得想法子把他的兵权拿掉,刚刚好长公主殿下也起了这个心思,不错,他这兵权早晚都得交,这孩子肯定也愿意交,只要这小子没能力捣乱了这朝堂上再没人威胁到我的理想,这改制可是所有士人的共识,这是真理,这能换来万世的和平,这事干完官职修改就能提上日程,老人家热血上涌,赶早不赶晚,干了!

小李同志的理想虽然更激进,但人家表达的方式非常巧妙北疆人打下的天下凭什么又交还给朝廷?十多年的动乱局面啊,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失道的皇权!大将军为什么这么看不透?北疆没有皇帝没有朝廷的时候我们也干得挺好的,大将军为什么巴巴的要把权利交还给并昏庸的朝廷?那北疆人的心血不都白费了!听听,这话岂不更贴合北疆人的利益?这其实是很大一部分人的心声,出身北疆的寒门世子能不以这位前辈为首?

小李同志干得非常有分寸,他这话绝对不会到北疆军中去说,但他一直没有停止过潜移默化,他很清楚豹子的软肋在哪里,他下手的对象非常非常的有价值。忠君思想不能严重,政治上不能成熟,再要有头脑,有大局观,让大将军极其信任并寄以重望的出身门阀的司马小朋友掉入陷阱。他用这位年轻一代的帅才向长公主发难,看看,这是大将军的人,大将军也对你不满了。他一面努力削弱长公主对大将军的信任,一面挑起军方对朝廷的不满,他自己还能坐收渔利,这实在是个天才的权术家。

性格决定命运,这话一点不错。

很多年前,一干老大臣陪同长公主来到北疆,在豹子的支持下建立了长公主府,其实那个时候,豹子已经选择了他要走的路,他迈出了大汉中兴的第一步。这一步豹子之所以能够迈出去,恰恰因为他忠义两全的性情。时至今日,朝堂上下的大臣摸着良心都要说一句,今日大汉中兴之路,始于大将军足下。这是事实,不可辩驳的事实,而这条道路的起点,正是大将军的忠诚。

十多年后,豹子居然没有变,他依旧忠诚。他还要用自己的忠诚,依托天子的信任继续走下去。

可以看到,中兴之路走到今天,再往哪个方向走已经变得至关重要了。“不但不能制约皇权,而且大汉的中兴还要一直建立在你忠诚的前提之下?这绝对不可能!‘蔡老先生当然不可能相信豹子这样一个血腥的武人,这连长公主都动摇了。赶紧交了兵权,你也就可以休息了,仗打得差不多了,武人到了退居幕后的时候了,该是士人掌握权力治国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