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杂谈篇】 书友们闲聊长安兵变(第3/8页)
我也知道老猛是个忠君爱国人士,不想写李弘称帝的,但小说发展到这步了,为了使《大汉》无缺憾,那只有学大多数YY小说那样,主角称帝了。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就是悲剧,悲得一塌糊涂,这样也能挽救《大汉》这本书,甚至达到一个出人意料的新高峰,这也对的起千千万万为《大汉》守候3年的书迷。说实话看悲剧小说我很喜欢,很多世界名著也是悲的。
老猛,希望你严重正视这个“士人与武人”的关系,这直接影响到将来后人对此书的评断。
上策是,最后写成悲剧这书就是经典。
中策是,写成李弘称帝这书是YY作品中的精品。
下策是,写成武人和士人共执朝纲,权柄一分为二,军政互不干涉,在汉代就架空皇帝,创建个不可想象的和谐社会。嗯,这书是圆满大结局了,史书般的《大汉》也就毁了。
就算找到替罪羊又能怎么样,到时政府的威望也没了,怎么再去驾驭军队,而武人的威信空前高涨,谁能保证他们没有更多的要求,那时候武人想怎么样又有谁能阻拦。靠那帮投降武人的傀儡吗?
和豹子联姻只有把武人抬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天下人都以为朝廷向武人屈服了。天子出征更是老猛的一厢情愿,天子的威望都没了,天子的将军还会听他的话。至于“撤换旧有的武人,稳步过渡权利”,谁会把手中的权利交给一个懦弱的朝廷。
“长公主和蔡丞相走的太远了,太急了”在我看来是太晚了,他们已经认识到局面快要失控了,想先下手,怎奈无回天之术了,改朝换代的一切因子已经成熟具备了。
老石啊,你老说我是小团体利益的概念,老猛写了500万字,提拔了大批的将军和封疆大吏,就是我何林都当上了陈仓市的市长,他们和豹子的利益都是捆绑在一起的。士兵的眼里只有带领他们浴血奋战的大将军,老百姓也只知道威名无边的大将军,这样庞大的利益团体还叫小?
军政从来都是一体的,政治的延续是战争,我强调的军政区别的意思是,这个战争首先就是搞政治的人率先发起的,将领只不过是军队的领导,他并不是政府的领导,说难听点将领只有执行权,而没有决策权,再说通俗点的就是打不打不是由军队说了算的。
现在北疆的军人明显的就是涉政。
老石啊,你说的分蛋糕我能理解,我的问题就是这个蛋糕由“谁”来分,这才是关键。不管蛋糕的大小,只看切蛋糕的人就只有一个。武人辛辛苦苦抢来的蛋糕由士人来分,他们会相信能分均匀吗?这就牵涉到服从的问题了。现在很明显武人不想让士人分,他们只相信自己,那么矛盾就产生了。
罗,我自始自终都没想过在汉代会有民主思想啊,一切都是按照《大汉》书中所说和结合历史所出来的分析报告。长公主有这么大的权利是因为她的血统。她的血统就是皇权的象征,她是不是控制天子是他们刘家的家事,最后谁是老大自有分晓,和豹子有什么关系?豹子难道还想插手皇家事,那他的”逆贼“称号就拿定了。
从古至今,天子从来就是文人的玩具,否则这么多的朝代是哪来的?
我知道是军人联系了几家门阀来搞政变。他们想得到什么?利益。这利益是要靠权利来维系的,那么说到底就是权利。但他们的权利又是怎么来的,是朝廷给的吗?不是,是靠他们自己的军队。那么他们靠手里的军队让政府向他们妥协了。那他们事后会感到害怕,怕政府收回他们的军队,怕失去依靠,所以他们会更加想方设法的控制住手中的军队,使军队成为他们的私军。
但朝廷又不是傻子,凭什么给不是自己的军队给养补充呢,所以就切断了私军的供给,这样一来那些将军又要发动再一次的政变使政府妥协。不久后他们又发现,如果他们死后,政府会不会找他们的子孙麻烦呢?不行,趁着自己还有口气在的时候,联合几个共患难的弟兄,干脆把政府给推翻了,这样就太平了。
基于上面的分析,李弘篡位是迟早的事。
藏经石书友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