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乱世孤主 十一 寅年寅时(第2/5页)

忠政闭上眼,感到腰部隐隐作痛。“杀掉今川大将庵原安房守的是谁?”

“年轻武士河尻与四郎,年仅十六。据说与四郎砍下安房守的首级时,今川氏那些身强力壮的成人武士还没到小豆坂,即已中途溃散。”

“哦,他也十六岁?”

“父亲……孩儿也想上战场。”

“嗯,是啊,我年轻时也跟你一样……”

忠政突然住了口,一行泪水顺着脸上的皱纹流了下来。

小豆坂一役,松平氏重臣的策略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忠政看来,织田和今川在此战中可谓旗鼓相当,难分伯仲。从骏府千里迢迢赶过来的治部大辅义元非常狼狈地逃进了冈崎城。表面上看来,是织田军取得了胜利,但织田军也未能一举拿下冈崎城,反而遭到松平广忠的袭击,慌慌张张撤回了安祥城。今川义元在冈崎城看到织田军业已撤走,便收拾残兵回到了骏府。织田信秀也把孙三郎信光留在安祥,早早撤回了尾张的古渡。今川义元的远征以失败而终,但织田信秀也是损兵折将,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如果说这次战争留下了什么,那只能是在两军之间埋下更深的仇。

忠政突然感到一阵悲哀。刚才那侍女说,女人的幸福就是留在自己喜欢的男人身边。平民百姓的希望,或许比这更加渺小。但是,武将们却肆意践踏着百姓小小的希望,互相争夺领民和土地。“罪孽啊,这是罪孽……”

在谈论战争时,忠政竟开始有些恍惚。但是年轻的忠近并不顾忌父亲的感受,反而越发兴致勃勃。“织田信秀大人丝毫没有懈怠,而是大力扩充军备,准备攻取上野,给今川氏一点颜色瞧瞧。”

“哦?理应如此。”

“今川氏的雪斋禅师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伺机再次出兵三河,一举踏平尾张。”

“忠近。”

“在。”

“织田是不是又派来了使者?”

“啊……是。”

“所以,你今天是来劝说我的,嗯?”

“不,这……”

忠近有些惊惶。忠政微微睁开双眼,看了看他,道:“使者定对下野守说,如果水野也加入织田一方,织田定能顺利拿下冈崎城。如果下一次刈谷仍不与织田配合,他们便拿刈谷祭旗……”

“父亲!”

“怎的了?”

“当今这乱世,不允许人坐观其变。孩儿以为,我们必须明确态度,到底是追随织田,还是今川。”

忠政不语,死去的信近和冈崎的於大再次浮现在眼前。

“父亲。”忠近进了一步,继续说道,“哥哥……下野守……他明确地对使者说,在父亲去世之前,不会加盟,请他们原谅。但尾张也非常强硬,他们称不会等到那时。”

忠政肥胖的肩头颤抖了一下。他已经预料到织田氏的使者会说出这样的话,可是也未免太蔑视刈谷了。他怒上心头。“哦?下野守是怎么回话的?”忠政闭着眼睛,平静地问道。

“父亲……”忠近再靠近些,道,“这还用问吗,您心中有数,孩儿不懂父亲的意思。哥哥只说了一句:这是小城的悲哀。”

忠政没有说话。风好像停了,也听不到海潮的声音,周围一片寂静。阳光照着隔扇的白纸上,纸白得让人心悸。“好了。”忠政轻声说了一句,让正按摩的侍女停了下来。“下去吧。辛苦了。”侍女施一礼,无声地退了下去。屋子里又开始沉默。过了一会儿,忠政方道:“忠近。”

“在。”

“你将为父的话好好转达给下野守。”

“是。”

“若信元还有一丝孝心,那么在我尚在人世时,就不可追随织田。万不得已时,就和他们背水一战。这就是我的遗言!”

忠近瞪大双眼看着父亲,不知身体衰弱的父亲哪有力气说如此强硬的话。“父亲的意思是,即便城破人亡,也不可投靠织田……”

忠政点了点头。“我活着就不行。可是,信元也已成人,有自己的意志,如果他已经和对方定下不可更改的条约,答应投靠织田,进攻冈崎,那就让他先把我杀了。你去这么告诉他。”

“啊,父亲……”

忠近脸上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不行,绝不可以,这等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