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回纥撤兵(第3/4页)
这又是李隆基在短时间内所遭受的另一重大挫折,不仅安思顺抗旨不尊,就连他一手提拔的嫡系大将哥舒翰也竟敢不理睬他的旨意,擅自将军队带走了。
‘咔嚓!’一身,李隆基手中的笔被折成了两段,他心中再一次燃烧起了滔天怒火,望着跪在地上的儿子,他恨不得一脚将这个没用的儿子踢翻,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失去帝王的理智,他慢慢冷静下来,问道:“朕只问你一句话,你为什么要隐瞒此事,直到今天才告诉朕?”
李璿已经得到了长孙全绪的教授,他磕了一个头,流泪道:“儿臣本想立即就告诉父皇,可我听到安思顺之事对父皇打击很大,儿臣怕父皇再受不了哥舒翰这个打击,所以不敢将此事告诉父皇,儿臣是出于一片孝心,望父皇明察!”
李隆基长长出了口闷气,事已至此,他也无可奈何了,总不能把自己儿子杀了吧!或许他真是体谅自己,想到这,李隆基将这份怒火压在心中,但同时他心底也杀机迸发,他暗暗下定了决心,所有的节度使他一个都不饶,每一个节度使他都要坚决杀掉。
就在这时,门口有宦官禀报:“陛下,杨相国求见!”
“命他进来。”
李隆基并不是一个人来朔方巡视,右相杨国忠和兵部尚书陈希烈也陪同他一起来朔方,其实杨国忠早就得到了哥舒翰抗旨不遵的消息,这件事早在李隆基决定巡视朔方之时,便已在长安传得沸沸扬扬,但杨国忠没有把此事告诉李隆基,他担心李隆基抗不住打击而一命呜呼,那时李豫登基,就不会有他的好日子过了。
他刚刚听说李璿来了,便知道事情要败露,立刻急急慌慌跑来,一进门,他便仔细地上下打量李隆基,还好,似乎没有旧病复发的样子,也没有失惊风发狂,他心中一松,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杨相国有什么事吗?”李隆基见杨国忠面带喜色,不由有些奇怪地问道。
杨国忠上前施礼道:“臣刚刚听几个党项人说,有军队渡黄河而来,臣估计是荣王殿下率兵赶到了。”
“应该是他吧!朕算算时间,他也该到了。”
这个消息让李隆基感到了一丝欣慰,他的脸色略有缓和,便问道:“你说的党项人是朕要接见的那些党项人吗?”
“正是!他们已经赶来,正在外面候见。”
李隆基点点头,道:“可以召他们觐见。”
片刻,侍卫们领着几名党项人走进了行宫大殿,这几名党项人正是党项大酋长拓跋雄和他的妻子,以及房当部酋长房当骆和他的儿子房当英义,他们因为在抵抗回纥入侵中立下了大功而被李隆基接见。
李隆基的行宫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数千名精锐羽林军严密地护卫着行宫的每一个角落,戈戟锋利,杀气森森,行宫的大殿当然远不如大明宫殿宇那种恢宏气势,但也颇为深扩,李隆基坐在高高的龙座上,显得他威严而神秘,令四名党项人不敢仰视,匍匐跪在地上。
拓跋雄颤声道:“党项部贱民拓跋雄叩见吾皇万岁,祝陛下万岁万万岁!”
贱民是拓跋雄的卑称,其实他的父亲拓跋赤曾经出任过盐州太守,但他本人没有得到朝廷授官,只是一介平民。
李隆基见他们几人身材雄壮,卑微懂礼,心中不由很有些好感,便笑道:“这次回纥南侵,多亏你们党项人挺身而出,为朕分忧,为国解难,朕要好好重赏你们,你们自己说吧!想要什么?”
几个党项人都没有吭声,这时,杨国忠在一旁笑道:“难得陛下有这么好的心情,让你们自己挑赏赐,这可不是轻易能得到,好好珍惜这次机会吧!”
拓跋雄和房当骆暗暗交换了一个眼色,其实他们早就商量好了,这是他们党项人的一次崛起的机会,一旦错过,他们将是党项部的罪人,房当骆更会说话,汉语说得更好,下面就由他来提议,他重重磕了一个头道:“正如陛下所言,党项人也是陛下的子民,当为陛下分忧,为大唐效力是我们的本分,党项人不要任何赏赐,为了保卫大唐的边疆,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党项人愿为陛下之犬,替陛下镇守关陇北大门,为陛下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