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页)
“真的没人路过吗?”
“不,有人路过。”
“谁?”
“河对面朴家送殡的。”
“大约有多少人?”
“朴家是大富户,送殡的人多极啦,没挨个儿数,总有一千人吧!”
“噢?一千人!他们过河了吗?”
“不过河没法儿到墓地呀!”
当时朝鲜有厚葬的习惯,深夜里超过千人的送殡行列并非稀罕事。而黄仕林竟误认为是日本军渡河作战。
这段故事记载于袁世凯门生所写的《容庵弟子记》中,有意夸张了黄仕林的狼狈相。用这种对话方式描述事情的原委,也可以看出袁世凯同黄仕林对立关系之一斑。
“真的没人路过吗?”
“不,有人路过。”
“谁?”
“河对面朴家送殡的。”
“大约有多少人?”
“朴家是大富户,送殡的人多极啦,没挨个儿数,总有一千人吧!”
“噢?一千人!他们过河了吗?”
“不过河没法儿到墓地呀!”
当时朝鲜有厚葬的习惯,深夜里超过千人的送殡行列并非稀罕事。而黄仕林竟误认为是日本军渡河作战。
这段故事记载于袁世凯门生所写的《容庵弟子记》中,有意夸张了黄仕林的狼狈相。用这种对话方式描述事情的原委,也可以看出袁世凯同黄仕林对立关系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