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哈米尔卡与汉尼拔(第5/10页)
攻意大利之准备
由于萨贡托的顽抗又损失一年的汉尼拔,在公元前219—前218年冬季照例隐退到卡塔赫纳,做一切部署工作——一方面准备进攻意大利,一方面准备防卫西班牙与非洲;因为他也像他父亲与姐夫一样,既是这两个国家的最高统帅,则防卫其祖国的一切措施也都落在肩上。他的兵力总计步兵十二万,骑兵一万六;另有象五十八只,五行桨的大划船有人员的三十二艘,无人员的十八艘,留守在首都的大象与船只尚不计算在内。在他的迦太基军队中,除却轻装部队里少许利古里亚人以外,没有佣兵;他的部队以迦太基属民——利比亚人与西班牙人——征召入伍的为主,另有少数几个腓尼基中队。这个深知其部属心理的将军,为了保证他对他们的信心,整个一冬放他们总假;再者,他有别于腓尼基人爱国主义的褊狭排外观念,他以将军之誓向利比亚人保证,设若胜利而归,每一个都可以成为迦太基的公民。然而,军队并非全数远征意大利。两万人派往非洲,其中小部分前往首都和腓尼基人的本土,大部分则往非洲西角。为保卫西班牙,留下步兵一万二、骑兵二千五、近半数象队,此外还有驻守的舰队。西班牙的军事与政治统帅权交由汉尼拔的弟弟哈斯德鲁巴。迦太基的直属领土卫戍军较少,因为在情势紧迫之下,首都本身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同样,西班牙目前所留兵力亦不甚大,因为易于征召新兵,相较之下,留驻于非洲的军力——包括骑兵与象队——就较多。非洲与西班牙之间的联系顾虑周详:为此,舰队驻守于西班牙,而西非则由极强大之部队防卫。部队的忠诚不但由收留于萨贡托要塞中的西班牙各社团之人质保证,而且士兵皆从征集地调往远处:东非民兵主要调至西班牙,西班牙调至西非,西非调至迦太基。如此,防卫做好妥善部署。攻击方面,一支二十艘五行桨战船的海军中队,载战士一千人,从迦太基驶往意大利西岸,劫掠之,另一支二十五艘五行桨战船的海军中队,则在可能的状况下,试图收复利利俾。汉尼拔相信政府至少可以做这种微量的支援。主力军,他则决定亲自带领入侵意大利本土;这毫无疑问是哈米尔卡的原本计划。要想对罗马做决定性的攻击,唯有在意大利,就如对迦太基的决定性攻击唯有在利比亚;罗马必然要在其下次战争中直攻迦太基本土,故迦太基也不当将其战争局限于次要目标,如西西里等地,或仅限于防卫——因为防卫战如果失败,固然与攻击战的失败同样是毁灭,但若胜利,则永不能与攻击战的胜利产生一样的成果。
攻击之法
但如何能得以攻击意大利本土?由陆路或海路,他都可能到达意大利半岛;但这计划若不仅于孤注一掷,而是具有战略目标的军事远征,则务须有比西班牙或非洲更接近意大利的基地。汉尼拔不能信赖舰队或设防过的港口,因为罗马现在是海上霸主。意大利联盟的领土也不大可能会提供可靠的据点。在非常不同的时期,在没有希腊的同情下,罗马曾抵挡住皮拉斯的震撼;因此,现在在迦太基将军出现之际,它也不可能粉碎;入侵军在罗马堡垒与巩固的联邦网之下必然退无死所。汉尼拔唯一可能找到的同盟是利古里亚人与凯尔特人,这正像拿破仑在进攻俄罗斯时唯有波兰可与之同盟一样。这些为求独立而争战未了的部落仍在创痛之中,他们既与意大利人在种族上有别,又感到罗马的连锁堡垒与大道——这两者目前就已将近将他们包围——威胁到他们的生存,自然会把腓尼基军视为他们的拯救者(腓尼基军中凯尔特人为数不少),因之可以作为腓尼基军的支持者,可以供应物资与兵源。跟波伊人与因苏布雷人的正式协约已签订,后者负责派向导接应迦太基军,并在同血缘的各部族间为他们求取良好的接待与沿途的供应,一旦登上意大利本土,立即合攻罗马。总之,罗马与东方诸国的关系使得迦太基人踏入了同一地区。以塞拉西亚之役的胜利而重拾其伯罗奔尼撒半岛主权的马其顿,处于与罗马不合的状态;赫瓦尔的德米特里厄斯,本与罗马同盟,而后改投马其顿;因而被罗马夺去王位,现在以流亡者身份住在马其顿的宫廷,罗马欲索取其人,马其顿则予以拒绝。如果从瓜达尔基维尔河至卡拉苏河有一个地方可以结成联军以对抗共同的敌人,那个地方便是波河区域。因此,样样条件都将汉尼拔引向意大利北部;而他父亲显然早就选中此地,因为公元前230年,当罗马人到这一带的时候,曾大为吃惊地发现过迦太基的勘察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