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 论(第2/2页)

意大利半岛山丘平缓,空气新鲜,与希腊半岛亦复相似。但其海岸发展则不及希腊,缺乏岛屿与港口,因而航海术次于希腊人。然意大利有肥沃之冲积平原与多水草之山坡地,宜于农牧。此地亦如希腊,为高贵土地,能激发人之精力,并予以报答,为远征铺路,亦为家居奠定基础。

希腊半岛倾向东方,意大利半岛则倾向西方。在希腊,伊庇鲁斯与阿卡尔纳尼亚海岸仅属次要,在意大利,阿普利亚与梅萨比海岸亦然;在希腊,历史发展主区——阿提卡与马其顿面向东方,而意大利历史发展之主区——伊特鲁里亚、拉丁姆和坎帕尼亚——则面向西方。因此,这两个几为姐妹的邻邦,竟似背道而驰。尽管肉眼足以从奥特朗托察见阿克罗塞劳尼亚群山,然而意大利与希腊两邦最早之接触却非经由两半岛间之亚德里亚海,而系由其他路途。历史中各民族之倾向常为其地理环境所影响,意大利与希腊亦不例外。此二大族乃古代文明之所由出,而其光辉与种子则一者投向东方,一者投向西方。

意大利历史

本书所欲叙述者为意大利全史,而非罗马城之局部史。然从历史发展观之,罗马社团首先取得意大利之主权,次而征服世界,则罗马与意大利历史实为难分。就历史意义而言,罗马征服意大利,实为意大利全民族之联邦奠定基础——因意大利各族实为一整体民族,罗马人虽为最强大一支,然终为其一支而已。

意大利史分为二主要部分:一,内部史,从最早期至拉丁民族取得领导地位;二,罗马人君临世界之历史。本书前二卷叙述第一部分,其时意大利各族落居于意大利半岛,民族与政治方面均遭其他各族与古老文明——即希腊与伊特鲁里亚人——之侵扰;意大利人对彼等之反击、消灭或征服,最后则为意大利二主要民族——即拉丁人与撒姆尼人——半岛之争霸战,以及纪元前四世纪——或罗马城第五世纪——拉丁人之胜利。第三卷以后为第二部分,演述迦太基之战,罗马领土的迅速扩充,冗长的帝国时期,以及大帝国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