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第二十九(第3/5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艾森豪威尔作为欧洲盟军司令视察了一支陷入严重困境的部队。在他的简短演说之后,士兵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他在走下讲台时,失足摔在泥淖里。士兵们顿时大笑起来,艾森豪威尔跟他们笑在一起。他说:“某些迹象告诉我,我这次来到你们中间视察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44年2月,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了。它的外壳用钢和玻璃制成,长约15米,高约2.4米,自重达到31.5吨,有恐龙般巨大身材。它以令当时人们吃惊的速度工作,每分钟进行200次以上的运算,它作23位数乘23位数的乘法,仅需4秒多的时间。艾肯的学生形容说:“当机器运行时,整个物理大楼的地下室会发出轰鸣的噪声。有人说它像咔嚓作响、韵律单调的乐队,有人说它像满屋子的女人在编织机上织毛衣。”

对于海森堡的价值,美国“曼哈顿工程”的组织者格罗夫斯将军曾这样说道:“对我们来说,在德国崩溃的时候得到他,比俘获10个师的德国军队要有价值得多。如果他落到俄国人手里,对俄国人来说,他会是一个无价之宝。”

听到甘地绝食的消息,刘易斯·蒙巴顿和妻子不得不去看望他。蒙巴顿惊讶地发现,绝食中的甘地仍然保持着平素的“狡黠神色”,甚至仍然富有幽默感。“哎呀!”甘地一面欢迎客人,一面开玩笑地说道,“看来我只有绝食,贵人方可驾临。”

麦克阿瑟在国会的告别演讲极为精彩,他说:“我52年的军旅生涯就要结束了。我在世纪之交以前参军,圆了我少年时代的希望与梦想。自从我在西点军校的‘大平原’操场上宣誓以来,世界上发生了许多次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希望与梦想很早就被遗忘了。但我仍然记得那时候最流行的一首歌谣,唱起那首歌来就让人倍感自豪——‘老兵永不死,只会悄然隐去。’”

狄兰·托马斯很早就预感他活不长,自称要创造一个“紧迫的狄兰”,一个有着自我毁灭激情的诗人。1953年11月9日,他因酗酒死亡。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一个人一不留神就到了39岁。”

金斯堡的《嚎叫》等诗集如今被学界公认是后现代经典,在当时却激怒了屈瑞林夫人。这位批评家尖刻地说:“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暴动,一次学院派与波希米亚的短兵相接。”

与海明威硬汉精神相吻合的是,他那具有鲜明个人特点的写作风格。那就是简洁利索。他放弃了无关的素材,技巧的花哨,感情的泛滥,蹩脚的形容。英国作家欧·贝茨所说:“他以谁也不曾有过的勇气,把英语中附着于文学的‘乱毛剪了个干净’。”据说,《永别了,武器》的结尾他重写了39次。《老人与海》他校改了200多次,本来可以写成1000多页的长篇巨著,最终浓缩为只剩下几十页的一个短中篇。

有一次,巴黎举行的联合国会议席间,菲律宾代表罗慕洛和苏联代表团团长维辛斯基激辩。罗慕洛讥讽维辛斯基提出的建议是“开玩笑”。维辛斯基说罗慕洛:“你不过是个小国家的小人物罢了。”因罗慕洛穿上鞋子后的身高只有1.63米。

卢西安诺设宴招待马塞利亚。席间,卢西安诺“适时”地去了趟洗手间,回来后发现马塞利亚已被人乱枪打死。卢西安诺叫来警察,并解释说,他没看见谁杀了马塞利亚,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要杀马塞利亚,谋杀发生时他在厕所撒尿。“我每次撒尿的时间都很长。”——卢西安诺的这句话成为次日《纽约时报》的头条。

1959年苏联的人口调查中,根本没有提到苏联的德意志人,他们被列入“其他”项下,即列入那些成员在2万人以下的人种单位之中,尽管他们有160万。在一次激烈的争论中,有一位党委书记问一个男人:“您说说看,您究竟是哪一个民族的?”对方非常敏捷地回答:“其他类。”

奥斯卡·汉默斯坦很会写歌词,他曾写道:“他们的联合像密西西比河一样强大,波涛汹涌奔流向前。”晚年的丘吉尔曾告诉议会,说他高兴地看到英国和美国的联合……接下来就是汉默斯坦的这句歌词。

在麦克米伦的带领下,英国保守党在1959年大选中取得胜利。他们的竞选口号是:“保守党下的生活好得多!”保守党的成功无疑是经济改善的成果。麦克米伦自己也评论道:“无疑,容我直接地说,绝大部分国民都从未试过有那么好的政府。”这句话后来常常被演绎为:“你从未有过那么好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