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三(第5/6页)
佩罗为什么会受到美国人的欢迎呢?因为他为美国人树立了最佳的个人主义的榜样。他在别人的公司工作时感到憋闷,于是辞职创建了自己的公司——电子数据系统公司,创造了几十亿美元的财富。佩罗常常喊的口号是:“苍鹰孤影,它们永远形单影只。”
有人说诗人博尔赫斯,是一个渴望着像但丁那样爱着比阿特丽斯的人,但他发现自己不是但丁,身边也没有那个几近完美却又不可企及的比阿特丽斯,因此人生充满了无奈。作家曼古埃尔评价博尔赫斯:“也许他的悲哀最终来自一种认识:他的才能不会带给他渴望的高尚的情色遭遇,却只是带给他失败。”
当年海德格尔讲到亚里士多德的时候,只用了一句话:“他出生,他工作,他死去。”德里达也很欣赏这句话。哲学家仿佛无须别人来理会他的私生活,但福柯这个人注定会有太多的人来关注他的生死爱欲。
盖茨和梅琳达都是工作狂,两人都喜欢下班后在办公室里加班。盖茨从自己的办公室窗口望出去,正好可以看到梅琳达。一天,盖茨来到了梅琳达的办公室,大胆地对她说:“请你永远为我点亮这盏灯!”从此,他们成了好朋友,办公室也成为他们约会的地方。
据说霍金有一次作报告,有人问到关于作研究的快乐,他回答道:“作研究跟做爱差不多,不过前者更持久。”
埃里森说过,最优秀的人才非但不以哈佛、耶鲁为荣,而且坚决舍弃那些荣耀。他举例说,世界第一富比尔·盖茨,中途从哈佛退学;世界第二富保尔·艾伦,根本就没有上过大学;世界第四富,他自己,被耶鲁大学开除;世界第八富戴尔,只读过一年大学……至于微软总裁斯蒂夫·鲍尔默在财富榜上大概排在十名开外,他与比尔·盖茨是同学,为什么成就差一些呢?埃里森说:“因为他是读了一年研究生后才恋恋不舍地退学的……”
据说,阿拉法特一生遭遇了50多次暗杀行动,他多次化险为夷,“60%是靠他自己的鼻子,或者说他对危险的警觉,30%是运气好,10%是安全机构的作用”。
指挥家小泽征尔从青年时代就养成晨读的习惯。他说:“我是世界上起床最早的人之一,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常常已经读了至少两个小时的总谱或书。”
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的职业生涯存在一个规律:当他集中注意力于学术研究几年后,就会厌倦并想要服务于政界;而当他从事政策制定一段时间以后,又会开始重新渴望作真正的研究。
美国哲学家乔治·桑塔亚纳选定4月的某天结束他在哈佛大学的教学生涯。那天,乔治在礼堂讲最后一课,想到就要结束教学生涯,不免有些伤感。快结束的时候,一只美丽的知更鸟落在窗台上不停地欢叫着,他打量着小鸟,许久,他转向听众轻声地说:“对不起诸位,失陪了。我与春天有一个约会。”说完便匆匆地走了。
电影演员嘉宝在晚年曾意味深长地总结了自己的一生:“我荒废了一生,现在要改变它已经晚了。我散步的目的是逃避现实。当独自一人时,我常想到自己过去的一切,有好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总之我对这辈子是不满意的。”
一生坎坷的诗人之子古米廖夫以“欧亚主义”主张出名,他解释欧亚主义的口号是:“不要去寻找那么多敌人——他们已经够多了;而应当寻找朋友——这才是人生的主要价值。”
索罗斯寻找那些具有哲学敏感性的人,而对那些仅仅赚了许多钱却没有思想的人不屑一顾,他曾对一个朋友说:“你的问题就在于:你每天都去上班,并且你认为,既然我来上班了,就应该做点事情。我并不是每天去上班,我只有感觉到必要的时候才去上班……并且这一天我真的要做一些事情。而你去上班并且每天都做一些事情,这样你就意识不到有什么特别的一天。”
曼德拉最喜爱的运动就是拳击,年轻时曾参加过比赛。年逾八旬的曼德拉在谈到“一生遗憾”时首先提到了拳击运动:“我非常遗憾没能成为一名世界级拳击冠军。”
1988年,昂山素季偶然回国,本来计划只是作短暂的停留。谁也没有料到,此时此刻,缅甸人民勇敢地站起来反抗军政府残暴和腐败的统治。枪声在缅甸首都响了起来。自己国家的军队向自己的人民开枪,比当年的英国殖民者和日本军队还要视人命如草芥。“我不能对祖国所发生的一切熟视无睹。”缅甸人民发现,他们盼望已久的领袖诞生了。从那时起,昂山素季不再是一名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