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当年在报纸上登广告有多难吗?(第3/3页)

1979年8月12日,成为全国第一家刊登“社会新闻”的报纸(其实就是非正面的新闻:上海一辆26路无轨电车翻车,造成很多乘客受伤);

1980年1月,全国第一家创办文摘类报纸《报刊文摘》(巅峰时期的发行量达到380万);

1989年1月21日,成为全国第一家敢把美国总统(布什)的就职演说作为头版头条的报纸;

1991年1月17日,成为全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敢在头版头条刊发《海湾战争可能在24小时内爆发》预测消息的报纸(结果战争确实就在当天爆发);

1991年2月4日,成为全国第一家敢用自己的语言透露党的最高领导谈话内容的报纸(业内皆知的“皇甫平”,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搜索);

1992年1月4日,成为全国第一家出版彩色版周末刊的报纸;

1993年1月1日,成为全国第一家敢以半个版面刊登股票和期货市场行情的报纸。

……

你问我怎么那么熟悉这张报纸的历史?因为这就是我供职的老东家啊!

必须承认的是,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蓬勃兴起后,传统的纸媒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当初广告客户踏破报社门槛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但是同样应该达成共识的是:纸媒纸媒,成为过去的只是“纸”这个载体,“媒”永远是刚需——《解放日报》已经成为全国第一家“全员转型”的省级党报(全部的记者第一发稿都发到新媒体平台“上观新闻”客户端),又成了第一家摸石头过河的报纸,而这可能也是史上最艰辛、最未知的一次探索。

所以今天回过头来看当初报纸刊登广告的故事,我觉得依旧是很有意义的。

我一直很喜欢那八个字——或许那八个字现在看起来好像一点都不酷、不潮、不时尚,但真的能够做到,是非常了不起的。不光是做报纸、干媒体,放到任何一个行业,放到任何一个时代,这八个字都值得铭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