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熟悉的那个欧洲公主,真的幸福吗?(第5/6页)

鲁道夫遗容。头部被包扎是因为他是用枪击中自己的脑袋自杀的
鲁道夫之死对于约瑟夫的重大打击,主要在于奥匈帝国失去了直系的皇位继承人,而对茜茜造成的创痛更巨大,因为她是一位母亲——尽管当初把6岁的儿子要回身边,但是茜茜和他相处的时间其实并不算长。
茜茜开始变得脾气暴躁,她有时会咒骂身边所有人,但身边人也开始悄悄议论:儿子在宫廷忍受各种束缚和煎熬的时候,母亲不是一直在外面打猎和度假吗?
6
自从儿子死后,茜茜性格大变。
1889年底,茜茜将自己所有心爱的名贵珠宝和饰品,以及各种绚丽的礼服都送给了别人。从那一年到她生命终结的十年里,她始终只穿黑色的丧服。
她又开始了旅行,而和以往不同的是,那些旅行是没有任何目的和意义的——走到哪里算哪里,她甚至到过非洲和亚洲。
根据她身边的侍女回忆,她甚至还要求在雷电交加的大雨中扬帆出海,然后让人把她绑在甲板的椅子上,任凭风吹雨淋,还祈祷上帝让整艘船都沉入海底。
茜茜最小的女儿瓦莱丽曾经写道:“妈妈早已不是以前的妈妈了,她甚至日夜渴望死亡的到来。”
1898年9月10日,茜茜的“愿望”实现了。

身着丧服的茜茜
那一天,已经60岁的茜茜在瑞士的日内瓦湖边和侍女一起散步,一个年轻人跌跌撞撞地冲了上来,用一把磨尖的锉刀刺入了茜茜的左胸。
行刺者是25岁的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卢切尼,他原本刺杀的对象是可能登上法国国王宝座的奥尔良公爵菲利普,但菲利普提前离开了瑞士。卢切尼在报纸上得知,奥匈帝国的皇后正在日内瓦旅行,所以临时改变了目标。
由于刺穿的部位正好在心脏,茜茜不久后就停止了呼吸,她的最后一句话,是迷惑地看着身边的侍女:“发生了什么事?”
茜茜死后,被安葬在维也纳嘉布遣会教堂的皇家墓穴内——那里一直是哈布斯堡家族成员的主要安葬地。在她的三层棺椁上面,原来只刻了“奥地利皇后”,在匈牙利人的强烈抗议下,又刻上了“匈牙利王后”。

1898年,茜茜的葬礼,维也纳万人空巷
在得知茜茜去世的消息后,约瑟夫非常悲痛。他剪了茜茜的一束栗色长发,长年放在胸口处。在皇帝的卧室里,挂满了茜茜的画像,并且之后他没有再娶。
约瑟夫在茜茜死后曾说过一句话:
“她永远不会知道,我是多么爱她。”
馒头说
作为欧洲最显赫的家族之一,哈布斯堡家族到了19世纪下半叶,真的如同中了诅咒一般。作为奥地利和奥匈帝国的皇后,茜茜可谓全程见证人。
首先,她和丈夫的第一个爱情结晶,女儿索菲夭折了。
然后,她的小叔子,也就是丈夫的弟弟马克西米兰,受到拿破仑三世的蛊惑,远赴重洋,去墨西哥做了皇帝,试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三年之后,皇位就被推翻,马克西米兰以墨西哥皇帝的身份被执行枪决。
最大的打击来自他们唯一的儿子。鲁道夫的殉情自杀宣布约瑟夫彻底“断后”,同时也让茜茜对所谓的皇室和宫廷生活彻底厌恶。
当然,其实后面还有更让人感慨的一幕,茜茜没有看到。
因为皇储鲁道夫自杀,约瑟夫皇帝别无选择,最终只能选择自己弟弟的儿子,也就是自己并不喜欢的侄子作为奥匈帝国的皇储。
那个侄子,就是斐迪南大公。
事实证明,哈布斯堡家族的血脉真的是延续不下去了。斐迪南大公最终用自己的生命改变了全世界的历史进程——1914年,他被塞尔维亚狂热分子刺杀于萨拉热窝。84岁的约瑟夫皇帝丧子丧妻丧侄之后,向塞尔维亚宣战,从而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
约瑟夫在战争进行到一半时,就心力憔悴地离开了人世,但至少达成了自己最后一个心愿:与妻子茜茜一起合葬于维也纳。
在这场惨烈的世界大战后,哈布斯堡家族就此烟消云散,而曾经如此庞大的奥匈帝国,也彻底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