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之间吴清源(第5/6页)
那场棋,吴清源不在现场,但他的恩师濑越宪作在。濑越宪作最心爱的一个儿子从市里走回家,被烧得面目全非,在10天后死亡。
围棋再超脱,也无法超脱残酷的现实。
8
1961年8月,47岁的吴清源遭遇了人生最大的变故。
在一次过马路时,吴清源被一辆飞驰而来的摩托车撞倒,右腿骨接合处错位,腰椎骨两处骨裂。
但比这更严重的是,吴清源发现自己再也无法集中精神下棋了。头痛的症状困扰着吴清源,甚至引起了短暂的精神错乱——有一次,吴清源在一间厕所里,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走出来了。
经过各路专家的诊断,吴清源因为摩托车车祸,精神上受到了惊吓。这一症状迅速导致了吴清源由盛转衰——到了1965年的第四期名人战,51岁的吴清源8战全败,他已经无法好好下完一盘棋了。
从此,吴清源开始慢慢淡出职业棋坛。
1984年,70岁的吴清源也到了正式告别职业棋坛的时候——他也要下“引退棋”了。
吴清源的“引退棋”大会吸引了800多人来现场,全是围棋界的职业高手和相关人士。吴清源的“引退棋”并不是和当年秀哉那样,找一个人来下一盘棋,而是很多棋手上台,每人和吴清源下一手,以作纪念。
第一个上来下的,就是吴清源的师兄桥本宇太郎,当年被吴清源打降格的棋手,已经创立了日本著名的“关西棋院”。
桥本上台后下的第一手,就是“天元”(棋盘中心的一点)。
这是一种尊敬,也是一种纪念——当年吴清源初到日本时,曾试过第一手下在“天元”位置,而他当年的“三三·星·天元”的布局,也曾让整个日本棋界耳目一新。
吴清源在日本的56年围棋生涯,以“天元”开始,以“天元”结束。
9
引退后的吴清源,和中国的情缘慢慢加深。
其实早在1956年,吴清源就通过到日本访问演出的梅兰芳表示,尽快安排中国的天才少年来日本学围棋,他可以负责牵线。当时梅兰芳挑选了两个天才少年,但当时因为日本反华情绪强烈,未能成行。其中一个叫陈锡明(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进入了国家集训队,但未能大展宏图),另一个,就是后来成为中国围棋院院长的陈祖德。
1962年,陈祖德作为中日友好围棋访问团成员拜访日本,出发前,周恩来特地关照陈祖德:“到了日本,要亲自登门拜访吴清源。”吴清源听说后非常感动。
后来,吴清源还一度安排好了另两个中国棋手到日本留学的事情,连住宿和经济赞助都谈好了,但最终还是没能成行。那两个棋手,一个是吴淞笙,一个就是聂卫平——当时日本棋院只肯给聂卫平五段资质,这也是未能成行的一个主要原因。
1985年5月,吴清源在战后第一次回到了中国,先到的上海。
当时上海围棋协会的顾问金明去机场接到了吴清源,然后和吴清源下了两盘棋。下完后,金明对吴清源说:“第一盘是算陈毅下的,第二盘是算周总理下的。”
无论吴清源的国籍是哪里,能和他下一盘棋,或者能和他见一面,也是当时很多中国人的心愿。
后来,吴清源正式收了一名中国女弟子,这个弟子的名字,叫芮乃伟。
芮乃伟在成为吴清源弟子后,十年八夺女子围棋世界锦标赛冠军,并在2000年战胜了当时巅峰时期的“世界围棋第一人”——韩国的李昌镐,震动棋界,还获得了韩国的“国手”头衔。
除了带弟子,吴清源在晚年致力于研究“21世纪的围棋”,他解释为“从棋盘的整体去考虑”,而不是切割成序盘、中盘、官子这些阶段。
吴清源将自己的理论称为“六合之棋”——他回归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层面。

江铸久和芮乃伟夫妇,被称为“天涯棋客”
2014年11月30日,吴清源在日本神奈川县小田原市内的医院病逝,享年100岁。
在70岁引退那年,吴清源说过一句话:
“不用太长寿,就活到100岁吧。”
馒头说
我知道,现在说起围棋,肯定会有人会提“阿尔法狗”和“阿尔法元”。
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吧。
从初中开始,我就特别喜欢看《解放日报》和《新民晚报》体育版上的围棋报道——其实我根本就不懂围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