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帝国的荷尔蒙时代(第2/10页)

明英宗朱祁镇死后,他的儿子朱见深接任帝位,也就是明朝的第九位皇帝成化帝,史称明宪宗。朱见深是个专情之人,一生只宠爱那位从小负责照顾他的万姓宫女。由于“土木堡之变”,父亲与叔叔之间的皇位更替,朱见深一度失去了他的太子之位。身处于恐惧和惊吓中的孩子,变得极度怯懦、柔弱,在无数个风雨飘摇的夜晚,陪伴着他的是一位大他十九岁的万姓女子。这位女子虽然算不上美貌倾城,但在朱见深的眼里,她的美是那么妩媚风情。最重要的是在皇权易主、前途未卜的黯淡岁月里,她让他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等到朱见深成了这个王朝的第九任皇帝,万姓女子成了万贵妃,一个人垄断了皇帝的爱情生活,甚至垄断了皇帝的性生活。为了她,成化皇帝连自己的皇后都废黜了。万贵妃曾经生过一个儿子,不幸夭折。从此以后,宫中凡是怀孕或生育过的妃嫔及其子女,几乎都死在了她的手上。

多年后,成化皇帝揽镜自顾,哀叹命运无常,自己膝下连一个皇子都没有。这时候,身边的贴身太监突然跪下,对他说出一番实情。当年皇帝临幸过一位纪姓宫女,纪氏怀了龙种,万贵妃虽然派人送去了堕胎药,但这个孩子命大,没有被打下来,如今已长至五岁,就藏在吴皇后所待的冷宫里。

这个孩子回到父亲身边仅仅一个月,被封为纪妃的母亲就被万贵妃派人毒死。皇太后怕这个孩子也保不住,就将他带到自己身边。而这个侥幸活下来的孩子就是后来的弘治皇帝(明孝宗朱祐樘),也就是正德皇帝朱厚照的父亲。或许是因为自己惨痛的人生经历,弘治皇帝对儿子朱厚照极为宠溺。

在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中,正德皇帝(明武宗朱厚照)是其中最为特殊的一位。他是父亲弘治皇帝与母亲张皇后亲生的嫡长子。在大明王朝的历代帝王中,朱厚照是唯一一个由皇后亲生的嫡长子。

或许正是因为身份的特殊,朱厚照的性格也有些另类。而正因为他的另类,才在二百七十六年的明朝历史上留下了一段荒诞不经的岁月。一百多年后,江山易主,清朝的皇子们在读书时如果三心二意,他的老师马上就会抬出朱厚照做反面教材。老先生会激动地拍着桌子训斥:“难道你想学朱厚照吗?”意思是说,作为皇室子弟为人处世不能像朱厚照那样无耻。

明朝弘治十八年(1505年),弘治皇帝驾崩,他那十四岁的独子朱厚照毫无悬念地继承了皇位。在中国历史上,连一个竞争对手也没有的皇子是何等的幸运。临死前,朱祐樘大概对这个沉溺于骑射玩耍的儿子也不太放心,就找来自己最为信任的三位大学士,命他们做自己身后的顾命大臣,临终托孤。

从此,这位天字第一号玩主让三位顾命大臣吃尽了苦头。朱厚照并不喜欢他们和他们为自己设定的角色形象。如果朱厚照没有成为后来的正德皇帝,那么他顶多就是一个调皮顽劣的少年。在民间社会,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体内的荷尔蒙正旺盛地分泌着,想让他不折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我们平常人在这个阶段有老师和家长的管束,有国家法律的惩戒在那里悬着,虽然放肆却不敢过于造次。试想如果有那么一天,少年人拥有一种魔法可以让自己摆脱世间的一切约束,可以由着性子为所欲为,那又会是怎样一种景象?少年皇帝朱厚照将会告诉你答案。

朱厚照少年登基,对他本人和帝国的权力核心层而言,都是既无奈而又别无选择的事。先皇(明孝宗朱祐樘)就只有他这么一个皇子,无论是好是坏,这皇位都只会传给他。也许是缺乏竞争对手的缘故,朱厚照这个皇帝当得毫无忧患意识。一个政治家身处忧患,往往会激发出他的生存本能。如果明孝宗朱祐樘能够像历史上的大部分皇帝那样,皇子众多,而朱厚照的皇位又是通过危机重重的宫廷斗争,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才弄到手,也许他就会更加珍惜。

朱厚照执政时期,帝国的权力集团分化为两大派:一派是以内阁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等为首的文官集团;另一派则是以皇帝周围的宦官为首的内宫宦官,后者主要以“八党”势力为主。所谓的“八党”其实就是正德皇帝身边的八个太监,他们分别是:刘瑾、马永成、谷大用、魏彬、张永、丘聚、高凤、罗祥。朱厚照两岁的时候就被立为皇太子了,终日与其厮混的都是这些太监们。朱厚照与他们的关系,就像我们今天所说的“发小”,密切程度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