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帝国复兴梦,东罗马悲乎,幸哉(第26/36页)
1071年8月19日,两军在曼西喀特城外交战。东罗马军多是重步兵和骑兵,因出征仓促,训练不足,军队成分又很复杂,战斗力并不强。塞尔柱军虽然人员不占优势,但他们以轻骑兵和马弓手为主,动作灵活,弓箭射程远,杀伤力强。
战争开始时,东罗马军处于攻势,塞尔柱军处于守势。东罗马军一路冲杀,塞尔柱军且战且退。到天暮时分,罗梅纳斯四世突然发现情况不妙,唯恐有诈,遂下令回师。塞尔柱军见时机已到,立即停止后退,派出马弓手猛攻东罗马军的后翼,迫使东罗马军反身还击。战场上的局势很快出现逆转。
在关键时刻,东罗马后卫指挥官安德罗尼卡不仅不率军奋力作战,还别有用心地散布东罗马军已失败的谣言。东罗马军军心动摇,负责保护的东罗马军两翼和后卫迅速瓦解,中军孤立无援,阵势大乱。塞尔柱军趁机大举反攻。东罗马皇帝罗梅纳斯四世受伤被俘,不得不签订屈辱条约。
条约规定:东罗马皇帝罗梅纳斯四世可以回国,但要因此向塞尔柱人交纳赎金;东罗马从此要保证每年向塞尔柱人纳贡;东罗马还须承担全部释放塞尔柱人战俘的义务。
此条约虽然没有提出割让领土的要求,但随着东罗马军全线溃败,东罗马已丧失了保护亚美尼亚和小亚细亚的能力。塞尔柱人也没必要为一块无人保护的领土来提什么要求。
不过,这一条约并没有得到贯彻。罗梅纳斯四世失败后,东罗马另一个皇帝迈克尔七世在贵族支持下,宣布废黜罗梅纳斯四世的皇帝位。这就意味着罗梅纳斯四世签署的条约,对东罗马是无效的。而罗梅纳斯四世未及回到君士坦丁堡,就被对他不满的人刺瞎双目,没多久便悲惨地死去了。
东罗马不承认条约了,作为曼西喀特会战的胜利者阿尔普·阿尔斯兰,按道理说应该会武力逼迫东罗马承认条约,但他还没来得及召集大军教训东罗马,就于1072年辞世。于是,曼西喀特会战后签订的条约不了了之,即行废止。
塞尔柱人也不恼怒,没有条约,他们就更加肆无忌惮地抢劫、蹂躏小亚细亚,并在小亚细亚定居,使那里逐渐突厥化。1077年,塞尔柱帝国奉命管理小亚细亚的统帅苏莱曼·伊本·欧特鲁以小亚细亚的首府尼西亚为核心,建立罗姆苏丹国,正式在小亚细亚建立突厥人的统治。
从此,罗姆苏丹国在小亚细亚不断向外扩展,很快夺取小亚细亚腹地著名城市伊科尼昂,其统治区域北起黑海,南抵地中海,而西部也处于不断扩张的发展中。从此,罗姆苏丹国成为东罗马的心腹大患。
阿尔普·阿尔斯兰死后,他的儿子马立克沙继任苏丹。塞尔柱帝国进入繁荣期。1091年,马立克沙把首都迁到巴格达,在聚礼日(主麻日)祈祷中,将苏丹的名字与哈里发并列。而到此时,塞尔柱帝国的版图东起中亚并与中国接壤,西至叙利亚及小亚细亚,南达阿拉伯海,北至基辅俄罗斯边境,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封建帝国。
不过,塞尔柱帝国繁荣时期并不长。1092年,塞尔柱帝国苏丹马立克沙和尼扎姆·穆勒克(塞尔柱王朝著名政治家,伊斯兰学术文化的赞助者,苏丹马立克沙的首相,掌管着塞尔柱帝国的实权)相继逝世后,王室诸子争位,皇族内讧,各地军事封建主割据称雄,伊斯玛仪派(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主要支派之一)的阿萨辛支派在波斯和叙利亚占据许多堡寨,出击王朝军队,进行暗杀活动,从而使塞尔柱帝国开始解体,罗姆苏丹国在小亚细亚独立。
与此同时,塞尔柱帝国分裂成以巴格达、大马士革、科尼亚、摩苏尔、迪亚巴克尔等城市为中心的许多小塞尔柱苏丹王朝。各王朝间相互混战,削弱了抵御外敌的能力。
好运气又降临到东罗马身上了。东罗马乘机向安纳托利亚发动反攻。1096年,来自欧洲的第一次东征的十字军进入小亚细亚。东罗马利用这支十字军顺利收回了安纳托利亚的全部西海岸,把罗姆苏丹国限制于小亚细亚内陆。
1110年前后,塞尔柱人再次攻打到博斯普鲁斯海峡附近。东罗马皇帝阿列克修斯一世认真地组织了反击。自1110年至1115年,他几乎年年派兵去小亚细亚进攻塞尔柱人,战绩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