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红军实施转移(第16/24页)

[251] 毛泽东:《关于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报告的结论》,《苏维埃中国》,第304~305页。

[252] 《此次出发占领建宁大概不成问题此或匪对我生日所赠礼物也》,《陈诚先生书信集·与蒋中正先生往来函电》(上),第259页。

[253] 《陈伯钧日记(1933~1937)》,第161页;曹嘉忠:《邱家隘战斗》,《建宁文史资料》第1辑,政协建宁文史资料组编印,1982,第41页。

[254] 《赣粤闽湘鄂北路剿匪军第三路军五次进剿战史》(上),第六章,第6页。

[255] 《坪了附近战斗经过情形报告(1934年2月1日)》,《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下),第53页。

[256] 《国民党北路军顾祝同部与中央苏区红军作战情形报告书》,《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军事(4),第44页。

[257] 《赣粤闽湘鄂北路剿匪军第三路军五次进剿战史》(上),第六章,第14~15页。

[258] 《坪了附近战斗经过情形报告(1934年2月1日)》,《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下),第53页。

[259] 《匪第一军团攻我樊崧甫师第九军团攻霍揆彰师均被我击溃》,《陈诚先生书信集·与蒋中正先生往来函电》(上),第262页。

[260] 《本师西成桥附近之役战斗详报》,《汗血月刊》第1卷第4期,1934年4月20日。

[261] 《鸡公山附近战斗经过详报(1934年2月11日)》,《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下),第61~62页。

[262] 聂荣臻:《把第一团顽强抗战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下去》,《红星》第31期,1934年3月4日。

[263] 《一军团凤翔峰战斗详报》,《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下),第66~67页。

[264] 《一军团凤翔峰战斗详报》,《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下),第69页。

[265] 《凤翔峰战斗经过及经验教训(1934年2月16日)》,《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下),第63~64页。

[266] 《一军团凤翔峰战斗详报(1934年2月20日)》,《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下),第66页。

[267] 梁印浩:《大洋嶂阻击战侧闻》,《泰宁文史资料》第1~3辑合订本,政协泰宁文史资料委员会,1990,第38页。

[268] 袁国平:《大洋嶂战斗》,《泰宁文史资料》第1~3辑合订本,第177页。

[269] 《蒋中正电顾祝同等第十八军占领荷田冈后主力先向杨林渡白舍罗坊伸展(1934年2月25日)》,蒋中正文物档案0202000200013。

[270] 《陈伯钧日记(1933~1937)》,第184页。

[271] 《陈诚电蒋中正顾祝同(1934年3月10日)》,蒋中正文物档案002090300071188。电文中提到的霍、李、傅、夏、黄、樊、孔分别为霍揆彰、李树森、傅仲芳、夏楚中、黄维、樊崧甫、孔令恂。

[272] 《蒋介石文午行战电(1934年3月12日)》,《赣粤闽湘鄂北路剿匪军第三路军五次进剿战史》(上),第七章,第10页。

[273] 陈诚:《勖勉前线将士》,《赣粤闽湘鄂北路剿匪军第三路军五次进剿战史》(上),第七章,第14页。

[274] 《国民党北路军顾祝同部与中央苏区红军作战情形报告书》,《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军事(4),第46页。

[275] 《彭德怀关于作战等问题给军委的信(1934年4月1日)》,《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上),第154页。

[276] 《五都寨附近战斗详报(1934年3月10日至14日)》,《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下),第80页。

[277] 参见《杨尚昆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第89页。国民党方面对这次战役伤亡情况的描述是:“匪伤亡约在七、八千以上,阵前死尸约有三千余具……我方亦伤亡近千。”见《南昌行营第二厅致汪精卫等电》,《中央革命根据地革命与反革命斗争史料》(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

[278] 《赣粤闽湘鄂北路剿匪军第三路军五次进剿战史》(上),第七章,第24页。

[279] 林彪:《短促突击论》,《革命与战争》第6期,1934年7月。

[280] 《彭德怀关于作战等问题给军委的信(1934年4月1日)》,《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上),第1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