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备忘录》(第8/15页)
德国吞并西南非洲,跟俾斯麦特殊的外交手法有关。他始终欺骗安普希尔勋爵(Lord Ampthill),将德国的殖民野心隐瞒到最后一刻。然后,他反过来责备英国人对德国“众所周知”的政策缺乏同情。他假手一位德国医生,突然吞并喀麦隆,而这位德国医生是英国正式推荐给当地人民的。当时,他手持英格兰批准当地土著要求英国保护的正式请愿信件,并出版伪造的格兰维尔勋爵信件,蓄意欺骗帝国议会和德国公众。直到今天,德国人可能仍然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俾斯麦在国会发表好战和威胁性讲话,在全德激起反英的情绪。德国人突袭圣卢西亚湾,仅仅由于罗德斯先生(Cecil John Rhodes)的机警计划才会流产;德国索取桑给巴尔苏丹的大片领地,用暧昧的手段如愿以偿;德国首先提出在新几内亚划界,友好解决争端,诱使英格兰推迟早已宣布的意图(占领部分新几内亚),然后自己马上在新几内亚的大片土地上升起国旗;德国要求驱逐从萨摩亚到斐济的英国殖民者——这些事件使英国内阁第一次领教德国人的手段:把敌意伪装成受到伤害的友谊和清白。英格兰由于最近对埃及的占领(俾斯麦刻意鼓励的举措)和俄罗斯在中亚的麻烦(德国使团煽动圣彼得堡的直接后果),处境危疑。当时,英国海军相对软弱。格莱斯顿先生的政府仅仅由于这些因素,才没有考虑坚决抵抗德国人这些做法。不过,人们感受正确的是:虽然德国人的方法有侵略性,且粗暴地实施自己的愿望,但并没有受到英国政策的坚决抵制。俾斯麦获得大部分领地,都曾经遭到英格兰的反对,最后还是如愿以偿。如果英格兰最近考虑占领某些地方,原因不是为了谋取新的省份,而是为了避免这些地方落入法兰西贸易保护主义者之手,后者不可避免会扼杀所有英国贸易。看来,人们几乎可以肯定:如果德国人一开始就向英格兰提出友好的建议,它表现没有敌意以后,最终也会如愿以偿(得到经常通过无端的攻击最终获得的东西),那么,两国没有什么困难就能达成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
英国内阁决定避免持续不断的争执,实实在在地接受了德国侵犯性行动造成的形势。因此,德国很快就确信:英格兰睦邻亲善,出于至诚。接下来几年间,类似性质的复杂新问题接踵而来。1885年,随着索尔兹伯里勋爵的上台,俾斯麦认为邀请英国加入三国同盟的时机已到。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德国再三敦促,力图实现这个目的。[2] 英国政府太审慎,不能完全抛弃维护大陆势力均衡的传统政策。英国政府最后决定:鉴于法兰西和俄罗斯当时的威胁性敌对态度,大力跟三国同盟合作,在1887年签订两个秘密的《地中海协定》(Mediterranean Agreements)。同时,索尔兹伯里勋爵暗示,他乐于默许德国吞并萨摩亚,但合作未能功德圆满,仅仅因为美利坚合众国拒绝放弃它在德国所觊觎的诸岛的条约权利。然而,这些英德亲善的证明为时未久。由于臭名昭著的卡尔·彼得斯博士(Karl Peters)和其他德国代理人在东非的活动,严重的纠纷接踵而来。彼得斯博士计划无视现存条约,在乌干达建立德国的权威,切断埃及到尼罗河源头的通道。他的这个计划失败了,原先英格兰已经抛弃桑给巴尔苏丹,以满足德国的领土野心,现在,它承认德国占领苏丹的大陆领地,并用为时已晚的宣告,将桑给巴尔其余的领地纳入英国保护下。黑尔戈兰的让步再次宣布了英德的兄弟关系。同时,德国照例保证支持英国的政策,尤其是它对埃及的政策。
这一次和其他几次,英格兰妥协太过,甚至牺牲了它的下级官员。这些官员只不过在环境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尊严地执行本国政府的政策,对于这些官员的做法,德国人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地方。德国政府出于无情的仇恨,把撤回这些官员作为达成协议的条件。在几个事例中,德国政府承认英国官员没有错,错误仅在德国官员一方,但还是要求,为撤换后者提供便利,英国必须同时撤换它的官员,这种情况常常造成外界的误解。确实,在一次这样的安抚行动中,一位德国领事调到其他岗位获得提升,仅仅几年后,他又以更高的级别返回原先犯错误的地方。对此,英国政府没有提出任何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