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肆 第八章 决战黄海(第5/7页)

所以后来就有人说光从布阵上就能看出日本人思维新颖而大清想法陈旧,这是不对的。

就事论事而言,横列阵的意义在于冲角战术,就是用船头的冲角将敌舰撞翻的一种战术,而北洋很多军舰都自带那玩意儿,但丁汝昌下令布此阵的原因还不仅仅在此,北洋舰队大口径火炮占优,而多布置在艏部,因此要发挥火力则更适宜采取横阵。

至于日本方面采用的单纵阵,是因为日本的中小口径火炮多位于船舷,而且单纵阵较之横列阵本身就需要舰队具备相当的航速,同时对于指挥的要求也更高,显然,不适合丁汝昌。

总结说来,双方都选择了正确的阵型,并不存在什么新颖或是陈旧。

因为舰队不是中学生,说一句立正稍息向右看齐就能迅速排完阵型的,从互相发现到命令传下到各舰散开再到列阵完毕进入战斗状态是很花费时间的,比如这一天,他们就用了两个小时。

12点50分,由松岛号打响了第一炮,目标是和自己间隔5000米的北洋旗舰定远号。

而定远号也毫不示弱地开火还击,目标是距离自己5800米外的吉野号。

然后炮弹掉进了海里。

接着丁汝昌从飞桥上掉了下来,摔断了大腿。

这是一个我们自幼便耳熟能详的故事:由于定远号缺乏妥善的日常保养以至于年久失修,船身结构早已陈旧不堪,在打响了之前的那第一炮后,因为震动,使得飞桥被震塌,正在上面的丁汝昌不幸坠落,跌断了腿。

不得不说一句,此乃谣言是也。

定远的飞桥并不在主炮上面,主炮再怎么震动,也不至于直接震塌了那玩意儿,真实的情况是在双方开打3分钟后,一发炮弹击中了飞桥所在的桅杆,导致桅杆断裂,正在上面指挥全局的丁汝昌猝不及防,猛地被甩了下来并且面门着地,断了一条大腿。

但不管怎么说,丁提督的那条腿确实是断了,想要接着指挥作战实在有些勉强,只好被手下抬了下去,明面上由刘步蟾接任战场总指挥,实际上北洋舰队从此刻起,就算是再也没有了指挥官。

另一边,完全不知道北洋水师已经如此大条的联合舰队则按照原定计划开始战斗,在伊东祐亨的命令下,本队,游击队和别动队展开三队分离,其中本队企图利用本身的高速运动到北洋水师的背后展开攻击,而游击队的打算比较复杂,他们先是准备跟本队走同一个方向,绕到北洋背后,因为北洋舰队不可能什么都不干傻戳着让人干他屁股,必定会转身回防,就在这转身的空隙,游击队便会利用他们比本队更快的速度打个迂回,重新开到北洋的正前方,和本队实行两面夹攻。

至于别动队,伊东祐亨说了,你们的任务就是好好活着。

谁也不指望623吨的赤城跟由商船改装而成的西京丸能在这场海战中打出什么贡献来。

更何况西京丸上还坐着前海军大臣,时任海军军令部部长桦山资纪,这位祖宗要出了个三长两短,那可就麻烦了。

纵观世界海军史,联合舰队本次使用的运动战术不得不说是非常超前的,在那个时代的各国海军,虽然在海战编队的时候都会弄一个游击队别动队,但实际上他们一般既不游击也不别动,往往是跟着本队共同行动,就如同北洋水师一般,而让游击队独立于本队基本自主作战的手法,日本人几乎可算是头一份。

下午1点05分,联合舰队的游击队终于摸到了北洋的右侧,在冲最前头的吉野号带领下,大伙纷纷冲着列阵最右的超勇和扬威开起火来,这两艘船本身就不怎么能打,30分钟后,超勇船上燃起熊熊烈火,随即沉没,而扬威号也架不住这般火力,管带林覆中不得不下令后撤,脱离了主战场。

平心而论,从打第一炮开始算,不到一个小时,就干掉了对方两艘船,应该讲联合舰队是打得相当不错的,本来么,自然当是胜不骄地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硕果,却不想意外发生了。

日本的作战方案我们之前说了,本队绕后侧,游击队打迂回,别动队随便晃,只不过本队之中,各船速度有快有慢,比如航速皆为13节的比叡跟扶桑,就落在了后面,松岛他们都快跑到预定位置了,这两艘船还跟开得更慢的赤城号一起跟在后面慢慢地晃荡。